心血管解剖手术图谱是心脏外科和介入手术的重要指导工具,它详细记录了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病理变化及手术操作步骤。以下将从多个维度对心血管解剖手术图谱进行全面分析。
心血管基础解剖结构
心脏是一个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冠状动脉几乎环绕心脏一周,恰似一顶王冠,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冠状动脉是升主动脉的第一对分支,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两大系统。
左冠状动脉系统:
左主干(LM):发自左主动脉窦,经肺动脉起始部和左心耳之间,沿冠状沟向左前方行3-5mm后分为前降支和旋支
前降支(LAD):沿前室间沟下行,绕过心尖至心的膈面,与右冠状动脉的后降支相吻合。沿途发出动脉圆锥支、左室前支和室间隔支
旋支(LCX):沿冠状沟左行,发出左缘支(钝缘支)分布于左室外侧缘
右冠状动脉系统:
右冠状动脉(RCA):起自右主动脉窦,经肺动脉根部及右心耳之间,沿右冠状沟行走,绕过心右缘,在房室交点附近发出后降支(PDA)
主要分支包括:动脉圆锥支、右缘支、窦房结支、房室结支和后室间支
心血管影像学诊断技术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依赖于多种影像学技术,每种技术各有优缺点:
超声心动图:
优点:无创、方便、可重复检查
缺点:受声窗限制、准确性易受主观影响、分辨率及信噪比较低
分类:M型、二维、超声造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
临床应用:心脏结构异常评估、血流动力学改变分析、心脏功能判断等
X线平片:
常规检查手段,能够观察心脏轮廓和肺部情况
常用体位:后前位(PA)、左前斜位60°(LAO)、右前斜位45°(RAO)
适应证:评估胸痛/呼吸困难等体征、随访疾病转归、术前评估等
冠状动脉CTA:
提供冠状动脉树状结构的三维成像
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分段:右冠近中远段(RCA1-3)、左主干(LM)、前降支近中远段(LAD1-3)、对角支(D1-2)、回旋支近段(LCX1)等
冠脉造影:
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直观显示冠脉狭窄位置和程度
常用体位:
左冠:正位+头15°、左肩位(LAO45°+头15-20°)、右肩位(RAO30°+头30°)、右肝位(RAO30°+足30°)、蜘蛛位(LAO45°+足30°)
右冠:左前斜45°最常用
常见心血管手术图谱分析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是左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的生理性沟通导管在出生后未能关闭。手术步骤包括:
1. 在靠近动脉导管区,将降主动脉上游端和下游端游离
2. 开始剪断动脉导管
3. 动脉导管接近完全剪断
4. 缝合动脉导管的肺动脉端
5. 动脉导管的两切断端进行连续缝合
6. 围绕动脉导管进行套扎
7. 在体外循环下可采用带垫片间断褥式缝合法或补片缝闭动脉导管开口
主动脉缩窄手术
主动脉缩窄主要分为两种形式:
1. 位于主动脉峡部,主动脉弓发育良好,附近有少量侧支循环
2. 延伸到锁骨下动脉下方,主动脉弓明显发育不全
手术技术包括:
缩窄段切除后端端吻合
锁骨下动脉蒂片反转法(用于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之间的主动脉弓发育不良)
主动脉补片成形术
扩大切除吻合术(用于主动脉发育不良患者)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冠心病介入手术全过程:
1. 术前准备:
导管室设备:DSA仪、多导电生理仪、临时起搏器等
抢救设备:除颤仪、IABP等
药物准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药物
2. 穿刺和置管:
常用入路:经股动脉或经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
鞘管选择:5F、6F或7F(多用6F)
桡动脉穿刺点定位:桡骨茎突上一横指,桡动脉搏动较强处
3. 冠脉造影:
导管经主动脉弓到达冠状动脉窦
多角度投照评估病变特征
4. 支架植入:
根据病变特点选择合适支架
复杂病变可能需要IVUS或OCT指导
机器人微创心脏手术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机器人心脏手术具有显著优势:
不破坏胸腔骨性结构
切口小、创伤轻、痛苦少
恢复快
手术器械有7个自由度,操作精细度高于人手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术者控制台、床旁机械臂车和视频系统,可完成各种复杂心脏手术
心血管解剖变异与异常
冠状动脉瘘
冠状动脉与心腔或其他血管间的异常交通,血液经瘘管分流。特点包括:
病因:多为先天性(占先心病0.27%-0.4%),少数为后天获得性
好发血管:右冠状动脉(50%-60%)多于左冠状动脉(30%-40%)
瘘口部位:90%位于右心系统(右心室41%、右心房26%、肺动脉17%)
二叶式主动脉瓣
Type 1型二叶瓣常伴有重度钙化,手术需注意:
精确测量瓣环尺寸
目标植入控制(通常约3mm)
合并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时需精细导丝管理
心血管手术入路解剖
胸部正中切口手术入路:
体位:仰卧位,背部垫高使颈背部略后伸
切口:胸骨上窝下方12cm至剑突下1cm
注意事项:
劈开胸骨时暂停通气使肺塌陷
避免损伤胸骨柄后的左头臂静脉
胸骨撑开器应支撑在胸骨体中下部
微创手术入路:
经股动脉/桡动脉介入路径
机器人手术的钥匙孔切口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临床病例与手术决策
心血管手术需根据具体病例特点制定个体化方案:
病例1:59岁女性,反复胸闷2年,冠脉CTA示LAD狭窄90%、LCX狭窄30-50%、RCA狭窄70%。诊断为冠心病三支病变,需考虑CABG或PCI
病例2:78岁男性,左前降支到肺动脉的小瘘管,需评估血流动力学影响决定是否干预
病例3:主动脉缩窄合并左心室扩大和室壁瘤,需在ECMO支持下实施复合手术
心血管解剖手术图谱不仅提供标准解剖结构,还需结合个体变异和病理改变,为手术规划提供全面指导。现代心血管手术正向微创化、精准化和多学科协作方向发展,对解剖知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