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发明隐身衣

一、可见光波段隐身技术介绍(2013年)

陈红胜教授及其团队研发的隐身技术,为我们揭示了光的神秘力量。这项技术利用特殊光学玻璃构建六边形柱状体,通过精准调控光线的绕行路径,实现了物体的隐形。这一隐身装置的核心原理在于,当光线遇到装置时,它们会自然地改变原有的直线传播轨迹,绕过装置内部的物体,从而与背景光线融为一体。

这项技术的特点在于,它与隐形飞机吸收雷达波的方式截然不同。隐形飞机主要是通过吸收雷达波来隐藏自己,而这项技术则侧重于光线路径的调控,从而避免了传统隐形技术因信号异常而暴露目标的问题。

二、相关技术拓展

除了可见光波段隐身技术,还有其他与之相关的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例如,浙大校友刘若鹏团队开发的超材料隐身技术,通过人工结构调控电磁波,实现了微波频段的隐身效果。这一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引起了美国军方的关注。

由陈红胜教授领衔的浙大信电meta团队也在持续研究电磁隐身新方向。近年来,该团队在《自然》系列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涵盖了智能电磁调控与学习结合的新型器件。

三、技术现状与澄清

尽管隐身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目前的应用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现有的实验室成果主要处于原理验证阶段,隐身效果受到特定波长、观察角度和环境介质的限制。例如,2013年的装置主要在水中实现折射率匹配。

网络上关于隐身技术的传闻和误解也时有发生。例如,2017年网传的“隐身布遮挡人体消失”视频,经专业人士分析,实为绿幕抠像后期合成,与浙江大学官方的研究成果无关。

目前,浙江大学相关团队仍在努力推进隐身技术的多波段兼容性研究,旨在实现影视作品中那种令人向往的“全波段、全角度”实用化隐身衣。尽管距离实现这一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但这一领域的持续研究和进步无疑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期待和遐想。

上一篇:向佐回应药水哥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