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一家亲)
中华民族大家庭是由56个民族共同构建的多元一体社会,其中“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新时代尤为凸显,成为民族团结工作的核心理念。下面从不同维度对这一理念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文化教育实践
1. 童谣绘本推广:在广西,一项创新的举措为全区幼儿园捐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童谣绘本》共计29万册,覆盖了超过一万两千所幼儿园。这些绘本以国家标志和中华文化为主题,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入培养幼儿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校园教育案例:大连白云小学以民族特色文化长廊和独特的课程设计,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这所学校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被评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单位。
二、政策与理论框架
新时代下,我们坚持的“八个原则”,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治国等,构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独特路径。“五个认同”目标的提出,强调了我们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认同,为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社会活动与象征表达
1. 节庆融合:在陕西勉县,端午节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庆祝活动,而是通过与民族团结相结合,制作“同心粽”、举办文艺表演等形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2. 艺术创作:歌曲《中华民族一家亲》由多位艺术家演绎,歌词中突出了“共同命运”的主题。其中,云飞演唱的版本作为公益晚会的闭幕曲,已经拥有了超过9700次的播放量,通过艺术的形式深深触动了人们的心灵。
四、基层实践典范
在基层,有许多人通过自己的行动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例如,新疆和硕县的陈洁老师通过“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积极帮扶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在西藏玉麦乡,卓嘎家族数代守护国土,以实际行动践行“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共同体理念。
“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通过各种方式深入人心。通过教育浸润、政策保障、文化共鸣和基层实践的多维联动,我们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