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了如何自己交社保
社保参保方案详解针对灵活就业人员与城乡居民
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推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本地户籍或持有居住证的外来灵活就业人员成为了社会的主力军。对于这部分人群,累计职工社保缴费年限是十分重要的。
一、适用人群:
本地户籍或持有居住证的外来灵活就业人员。
二、办理流程:
1. 线上办理(16省市支持全程网办):
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搜索“灵活就业社保缴纳”,完成实名认证后,选择缴费基数及险种,并绑定银行卡代扣。您还可以登录国家社保服务平台或当地政务APP(如“闽政通”“苏服办”),提交参保登记申请。
2. 线下办理:
携带身份证、户口本(非户籍地需居住证)及离职证明至户籍地/居住地社保局。在现场填写《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表》,选择缴费档次,并签订代扣协议。
三、缴费标准:
养老保险:根据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选择基数,费率为20%。例如,若选择5000元为基数,则需每月缴纳1000元。
医疗保险:基数多为社会平均工资的60%-100%,费率8%-10%(含大病保险)。
该参保方式的优势在于缴费年限与职工社保累计,退休待遇相同。其劣势在于不包含失业保险等三险,且费用较高。
二、城乡居民社保(低成本过渡)
对于预算有限或需短期过渡的人群,尤其是户籍地的居民,可以考虑此种方式。
一、适用人群:
主要针对预算有限或需短期过渡者,尤其是户籍地的居民。
二、办理流程:
1. 线上:通过“税务社保缴费”小程序或公众号进行参保。
2. 线下:携带身份证、户口本至社区或村委会登记,并按照年缴费标准(养老保险200-5000元/年+医保约380元/年)进行缴费。
需要注意的是,城乡居民社保的待遇与职工社保有所不同。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和医疗报销比例均有所差异。
三、注意事项及风险提示:
1. 衔接时效:离职后15日内办理参保,以避免医保断缴。若超过3个月未缴费,可能需要重新累计等待期。
2. 跨省转移:通过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申请转移,养老和医保的转移分别需要15个工作日。
3. 代缴风险:选择挂靠单位或第三方代缴时,需承担全额社保费及服务费。若虚构劳动关系,可能会受到相应的法律追责。
4. 基数调整:每年6月,您可以申报并调整缴费档次。逾期未调整时,将默认延续上年标准。
5. 特殊政策:灵活就业参保的女性在满足缴费年限的前提下,有权提前至50岁退休。
推荐方案:我们推荐您优先选择灵活就业参保方式,并通过线上渠道完成登记缴费。每年7月,请关注基数调整政策。若需低成本过渡,可短期选择城乡居民社保,但务必权衡待遇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