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耶伦4日起访华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于2024年春天对中国的短暂访问再次引发了广泛关注。此次是她任内的第二次访华之旅,她的足迹遍及广州和北京,跨越了短短的一周时间。以下是关于这次访问的精彩回顾:
一、行程纪实
首站广州(4月4日至6日)。在这座中国南方的经济重镇,她深入了经贸合作的前景与潜力。有分析认为,选择广州作为首站是因为它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具有鲜明的经济象征意义。她还与中方官员及美国商界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经贸合作的新机遇。
紧接着,她转赴北京(4月6日至9日)。在这里,她与中方高级官员进行了进一步的会谈,同时也有机会与中国经济学家以及北京大学的师生交流。在结束了新闻发布会后,她结束了这次北京之行。
二、焦点议题
在访问期间,珍妮特耶伦与中方就多个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其中,经济关系是重中之重。她重申反对中美经济“脱钩”,并强调双方应追求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她也对中国新能源的“产能过剩”问题表达了疑虑。双方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跨国议题上也展开了深入,她表示中美有责任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协作。关于关税与贸易限制的问题,尽管拜登之前已提高对华关税,但耶伦却表示中美关系“更加紧密”,这一观点引发了舆论的广泛争议。
三、背景解读与反响
中方对此次访问表达了积极的立场。外交部表示希望美方相向而行,妥善处理分歧,共同推动经济关系的稳定发展。针对所谓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专家表示这是一个伪命题,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效率高、发展迅猛。
而对于美方来说,这次访问被看作是在强硬政策基调下寻求与中国的有限接触。在访问前,美方官员已经降低了公众的期待,明确表示“不会有重大突破”。尽管如此,这次访问仍被视为中美高层互动频繁的一个缩影,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与竞争仍在继续。
珍妮特耶伦的这次访华之旅充满了波折与看点。尽管双方在核心议题上仍存在分歧,但这次访问无疑为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