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曲中闻折柳
生活常识 2025-10-08 16:28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今夜,曲中的“折柳”唤起深沉的思乡之情。这一动人的词句,源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让我们一同这其中的深意与背景。
此诗源于李白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的春天,客居洛阳时的所见所感。当春夜的气息与《折杨柳》的笛曲交织在一起,诗人心中的情感被深深触动。
诗中的“折柳”二字,意蕴深远。它既是乐府古曲的名称,又承载着唐代“折柳赠别”的习俗。柳枝因其谐音“留”,成为离别的象征。当诗人听到“折柳”的曲调,那哀婉的旋律如同离别的场景,在眼前浮现,自然引发了对故乡的深深追忆。
诗中的修辞手法更是巧妙绝伦。“折柳”一语双关,既指曲名,又暗示了离别的情境。而“何人不起故园情”的反问,更是强化了情感的普遍性,仿佛在说,如此深沉的乡愁,难道只是我一个人的情感吗?
全诗以“闻笛”为线索,借景抒情,将春夜的静谧与内心的激荡形成鲜明的对比。仅用四句,便完成了从场景描写到情感升华的转换。末句“故园情”,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该诗因真挚的思乡情感与精妙的艺术表达,成为羁旅题材的经典之作。而“折柳”在后世文学中,逐渐固化为思乡的代名词,影响了众多文人墨客。如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等作品,都受到了李白的这首诗的深远影响。
“此夜曲中闻折柳”这句诗,通过意象的叠加与情感的递进,将个人的乡愁升华为人类共通的羁旅体验。这也体现了李白诗歌“言浅意深”的艺术境界。当我们读到这句诗时,仿佛能够感受到那春夜中的笛声,和诗人心中的深深思乡之情。这种情感共鸣,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慰藉和温暖。
上一篇:衡阳失联教师回家
下一篇:UFC李景亮不敌美国选手 遗憾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