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灵长类早期神经胚发育特征

心脏病 2025-05-03 13:00心脏病www.xinxueguanw.cn

本报北京讯,随着科研的深入,人类对于遗传疾病和先天缺陷的研究在胚胎发育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由于和技术的限制,科学家们无法直接研究人类早期胚胎,这时,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模型。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中美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一个3D长时程培养体系,使食蟹猴胚胎能在体外发育至受精后的25天。这一重要成果被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

这项研究的背后有着不小的挑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的王红梅研究员是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她表示团队在2019年已经成功将非人灵长类胚胎体外培养至第20天,并研究了其早期原肠运动特性。而这次,他们通过优化培养体系,成功将食蟹猴胚胎的体外发育延长至第25天。

王红梅说:“基于这一体系,我们现在可以深入研究第20天到第25天胚胎发育的详细过程。”借助这一体系,研究人员深入了灵长类早期神经胚发育过程,揭示了从晚期原肠运动到早期神经胚发育阶段的多种特征。

人类胚胎在第14天的原肠运动是早期胚胎发育的关键阶段,此时胚胎细胞发生大规模分化、迁移和重排,形成三胚层和体轴,并进而开始早期多器官的发育。这次研究不仅揭示了灵长类胚胎在这一阶段的特征,还为人类胚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国际同行对此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填补了灵长类胚胎中晚期原肠运动至早期器官发育阶段的空白,为灵长类胚胎和基于干细胞的“类胚胎”的体外培养提供了参考,为深入研究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机制以及相关的病理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平台。

这一研究不仅为我们揭示了胚胎发育的更多奥秘,也为未来治疗人类的遗传疾病和先天缺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我们期待着这一研究成果能在未来的医学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多贡献。

上一篇:经络中的阴经和阳经都是有哪些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