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患者注意稳定情绪 心律失常该怎么办
你常会感觉、心慌、胸闷、不典型胸痛、心率增快、或、、、心率过缓、吗?也许在你不以为然时,已经悄悄来临了。
预防心律失常有哪些措施?
完全预防心律失常发生有时非常困难,但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发生率。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预防诱发因素
一旦确诊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忧郁,严重关注,频频求医,迫切要求用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诱因的防治,常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常见诱因吸烟、酗酒、、紧张、激动、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摄入盐过多,血钾、血镁低等。病人可结合以往发病的实际情况,经验,避免可能的诱因,比单纯用药更简便、安全、有效。
(2)稳定的情绪
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己,不看紧张刺激的电视,球赛等。
(3)自我监测心律失常
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有“缺脉”增多,此时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
有些病人对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疗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当发生时用以往的经验能控制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发作后立即用刺激咽喉致恶心呕吐,或深呼吸动作,或压迫眼球可达到刺激迷走神经,减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马上转复。
(4)合理用药
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议而自行改药、改量。这样做是危险的。病人必须按医生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些抗心律失常药有时能导致心律失常,所以,应尽量少用药,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检查身体
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6)生活要规律
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不从事紧张工作,不从事驾驶员工作。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而又比较复杂的心血管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生机会更多,一旦发生后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不知所措,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正常生活。所以从以上六点做起,开始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吧。
患上心律失常怎么办?
上面介绍了心律失常时常见的临床现象,如果你平时经常会有类似的感觉或者是有相关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查明病因。即使是看似轻微的症状,也可能是隐形心血管疾患的早期症状。心血管疾病发展后的危害有多大,相信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如果有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正确看待心律失常,开阔豁达的心胸永远都是心脏保健的一副良剂。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减少劳累,保证睡眠充足,并适当地进行锻炼;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极差的者,应长期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情绪急剧激动或情绪过度忧虑,都可引起心律失常。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宜清淡,少辛辣;不宜暴饮暴食;少饮浓茶、咖啡、冷饮等;戒烟、酒是预防心律失常的重要一环。
人们对该病缺乏足够的认识,是导致悲剧的发生是重大原因之一。希望大家能提高对心律失常的重视,尽早发现,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心律失常。定期到医院检查,复查有关项目,合理调整药物。
心肌炎
- 突发心脏病几分钟会死亡 心脏病突发多长时间致人死亡
- 心脏病的治疗: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自查
- 心脏不好的十大表现 女性心梗前最明显一个症状
- 心脏病有哪些常见症状 如果心脏有问题会有哪些症状
- 保护心脏的食物第一名 保护心脏的最好食物有哪些
-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什么歌
- 3d打印心脏:3d打印心脏移植的成功案例
- 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 心脏病的前兆:心脏病的前兆有什么特征
- 心脏搭桥术:心脏搭桥术后多久才能恢复正常
- 心脏出问题的早期症状 心脏出问题有哪些症状
- 心脏病急救:心脏病急救的十大措施
- 心脏病吃什么好 窦性心脏病吃什么好
- 心脏病吃什么药 心脏病吃什么药最好效果最快
- 妊娠期心脏病 妊娠期心脏病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