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医生基础知识 心血管医学

心脑血管 2025-07-24 21:08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医学是研究心脏和血管系统疾病的学科领域,涵盖从基础解剖到复杂临床诊疗的广泛内容。以下将从心血管系统基础、常见疾病、诊断方法和预防策略等方面系统介绍心血管医学的核心知识。

心血管系统基础解剖与生理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网络组成,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呈圆锥形,内部被心间隔分为左右两部分,每侧又分为心房和心室。

冠状动脉是心脏自身的供血系统,主要包括:

  • LM(左冠状动脉主干):起源于升主动脉左冠窦,长度1-3厘米
  • LAD(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系统中最长的血管,负责左心室前壁、室间隔和心尖部供血
  • LCX(左回旋支):沿冠状沟向左后方延伸,供应左心室侧壁和后壁
  • RCA(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窦,供应右心房、右心室和心脏膈面
  • 常见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与心肌梗死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发心肌缺血的一组疾病。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表现,当冠状动脉完全阻塞时,相应供血区域的心肌会因缺血而坏死。

    心绞痛的典型表现包括:

  • 诱因: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的阵发性疼痛
  • 部位:胸骨后或心前区,范围约巴掌大小
  • 性质:压迫感、紧缩感,而非尖锐刺痛
  • 持续时间:通常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 其他重要心血管疾病

  • 心力衰竭:心脏泵血功能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水肿等
  • 高血压:长期血压升高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 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律不齐、早搏等,部分为生理性无需治疗
  • 心肌炎:心肌的炎症性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
  • 心血管疾病诊断方法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经验丰富的医生可通过一些外在体征初步判断心脏病可能,如眼睑黄色瘤提示高脂血症,双颊潮红伴口唇紫绀可能提示二尖瓣病变等。

    主要检查手段

    1. 影像学检查

  •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直观显示血管狭窄程度
  • CTA(CT血管成像):无创评估冠状动脉情况,但有一定误差
  • 心脏超声: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 2. 功能检查

  • 心电图:基础筛查手段,但单次心电图诊断价值有限
  • 动态心电图:捕捉阵发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 平板运动试验:评估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
  • 3. 实验室检查

  • 心肌酶谱: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
  • 血脂、血糖检测:评估心血管危险因素
  • 心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

    生活方式干预

  • 饮食管理: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摄入,控制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适量摄入健康脂肪如橄榄油
  • 运动建议:避免过度和剧烈运动,寒冷天气注意保暖和热身
  • 排便管理:预防便秘,避免用力排便诱发心肌缺血
  • 温度调节: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避免血管收缩引发缺血
  • 危险因素控制

    血压、血脂、血糖是心血管健康的三大关键指标,被称为"心血管健康的晴雨表"。长期控制不良会导致血管损伤,增加心梗、脑梗风险。定期监测这些指标至关重要,尤其对于中老年人和高危人群。

    治疗进展

    2025年《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首次将中药通心络胶囊纳入冠心病防治推荐方案,该药在西医标准治疗基础上可进一步改善急性心梗患者预后。芪苈强心胶囊也被推荐用于心力衰竭防治,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进展。

    常见误区与谣言澄清

    1. 动脉硬化必须吃药:动脉硬化是衰老过程的一部分,并非都需要药物治疗

    2. 心电图正常可排除心脏病:单次心电图不能完全排除心脏疾病

    3. 食物能消除血管斑块: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任何食物或药物能完全消除动脉斑块

    4. 心梗时拍打胳膊或放血:错误方法可能延误救治,正确做法是立即拨打120

    5. 没有症状就没有三高问题:多数三高初期无症状,需定期检查

    心血管医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2025年新版指南在急性肺栓塞、心肌病、高血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方面都有重要更新。对于医务工作者而言,及时了解这些进展对提高临床实践水平至关重要。

    上一篇:心血管疾病的首选药物是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