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现场急救 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护理常规
心血管疾病突发状况的急救处理是挽救生命的关键环节。根据医学指南和临床实践,以下将系统介绍心血管疾病现场急救的标准化流程和护理常规。
一、心血管急症的快速识别
心血管急症的早期识别是急救成功的第一步。常见需紧急处理的心血管急症包括:
1. 急性心肌梗死:典型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或下颌,常伴呼吸困难、冷汗,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不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典型症状如牙痛或上腹痛。
2. 心脏骤停: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喘息,颈动脉搏动消失(食指中指并拢沿喉结旁开2cm触摸5-10秒确认)。
3. 不稳定型心绞痛:胸痛发作频率增加(每周超过1次),持续时间延长(超过10分钟),甚至在静息或夜间发作,这可能是急性心梗的前兆。
识别时需特别注意高危人群:有冠心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以及长期吸烟、熬夜人群。对于这些人群出现的突发不适应高度警惕心血管。
二、现场急救的核心步骤
(一)立即启动急救响应
1. 评估环境安全:确保施救环境无二次伤害风险,特别在马路、地铁站等公共场所。
2. 呼叫急救系统:
3. 启动自救互救:在等待专业救援期间立即开始急救措施。
(二)针对性急救措施
对于意识清醒的胸痛患者:
1. 体位管理:协助患者或半卧位,绝对禁止走动或自行下楼,避免平躺加重心脏负担。
2. 解除束缚:松开领带、皮带等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 药物急救:
4. 持续监测:观察意识、呼吸、脉搏变化,准备可能的心肺复苏。
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无意识、无呼吸/喘息、无脉搏):
1. 心肺复苏(CPR):
2. AED使用:
三、专业急救护理常规
当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后,应遵循以下护理常规:
1. 高级生命支持:
2. 优先诊疗流程:
3. 转运监护:
四、关键注意事项与误区规避
1. 常见急救误区:
2. 特殊人群注意:
3. 预防准备:
心血管疾病急救的黄金时间极为短暂,心肌缺血5分钟即可发生不可逆损伤。掌握规范的急救流程,在专业医疗救助前采取正确措施,可显著提高生存率和预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