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生理指标
1. 心率与心律
静息心率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理想区间为60-80次/分。心律异常(如房颤、早搏)需通过心电图检测,窦性心律为正常节律。
运动时安全心率上限为170减去年龄,剧烈运动不超过220减年龄。
2. 血压
理想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医院测量值不超过140/90mmHg。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肌肥厚或心力衰竭。
二、血液生化指标
1. 血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普通人群需<3.4mmol/L,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需<1.8mmol/L。
甘油三酯:应<1.7mmol/L,过高会增加动脉斑块风险。
2. 血糖
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1mmol/L,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
三、心脏结构与功能指标
1. 射血分数(EF值)
通过心脏超声检测,正常范围为50%-75%,低于50%提示心功能减退。
2. 冠脉狭窄程度
冠脉CTA或造影显示狭窄<50%为轻度,≥50%需警惕冠心病。
四、其他专项检查指标
1. 心肌标志物
如肌钙蛋白、BNP/NT-proBNP,用于诊断心肌损伤或心衰(BNP≥500ng/dl提示心功能不全)。
2. 血流动力学参数
包括心输出量(4.5-6.0L/min)、中心静脉压(5-12cmHO)等,反映循环系统功能。
以上指标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医生建议综合评估。定期监测这些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血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