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典型心脏症状
胸闷、胸痛:尤其在活动(如爬楼梯、快走)时加重,可能伴随压迫感或紧缩感,休息后可缓解。部分女性症状不典型,可能表现为下巴酸胀、左肩或上腹部疼痛。
心慌、心悸:心跳异常加快或不规律,尤其在劳累、情绪波动后明显,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或心血不足相关。
呼吸困难:轻微活动(如散步)即感气短,夜间平躺时可能加重,需垫高枕头缓解。
2. 非典型症状
疲劳与乏力:长期不明原因的疲惫,即使休息充足仍感力不从心,可能与心肌缺血导致全身供血不足有关。
头晕或眼前发黑: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影响大脑功能,导致突发头晕、站不稳,甚至短暂意识丧失。
不典型疼痛:如左侧牙痛、颈部或背部放射痛,易被误认为其他问题。
3. 其他相关表现
睡眠障碍:心血不足可能引发失眠、多梦易醒,或潮热、夜间出汗。
外周症状:小腿抽筋(间歇性跛行)、指甲淡白易折、头发干枯脱落等,可能与血管供血不足或营养缺乏相关。
4. 需警惕的高危因素
更年期后风险增加: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血脂异常(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4mmol/L),需定期监测。
合并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会显著提升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
遗传倾向:家族中有心血管病史(尤其早发病例)需更早关注筛查。
若出现上述症状反复或持续超过20分钟,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如运动试验、心肌核素扫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