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斑是怎么形成的
心脑血管 2025-10-07 10:15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下是其主要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1. 脂质沉积与炎症反应
斑块的核心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血管壁内的沉积。当血液中LDL-C水平过高时,它会渗入受损的血管内皮,并被氧化形成氧化型LDL(ox-LDL)。巨噬细胞吞噬这些脂质后转化为泡沫细胞,堆积形成脂质核心,同时触发慢性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速斑块生长。
2. 血管内皮损伤
健康的血管内皮具有屏障功能,但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因素会损伤内皮细胞,导致其通透性增加,脂质更易沉积。内皮损伤还会引发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沉积,促进斑块稳定性下降。
3. 危险因素的协同作用
4. 斑块发展的病理阶段
从早期的脂质条纹到成熟斑块,可能经历数年甚至数十年。不稳定斑块容易破裂,暴露的脂质核心会引发血栓形成,导致心梗或脑梗。
5. 其他影响因素
预防与控制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规律运动、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限酒是减少斑块形成的关键。
上一篇: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
下一篇:甲钴胺心血管 甲钴胺心脏神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