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堵塞形成的原因

心脑血管 2025-10-07 11:13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1. 动脉粥样硬化与斑块形成

心血管堵塞的核心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即血管内壁逐渐形成脂质斑块(由胆固醇、钙、脂肪等组成)。这些斑块会随着时间增厚,导致血管狭窄或破裂后诱发血栓,最终堵塞血管。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会加速这一过程。

2. 不良饮食习惯

  • 反式脂肪酸:人造黄油、油炸食品(如反复使用的食用油)、植脂末等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是重要诱因,它们会直接损害血管内皮并促进炎症。
  • 高盐高糖高脂饮食:过量摄入盐分(升高血压)、甜食(损伤血管)及油腻食物(增加血液黏稠度)均会加剧血管负担。
  • 蛋白质缺乏: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血管修复能力下降,反而增加堵塞风险。
  • 3. 生活方式因素

  • 吸烟饮酒:中的收缩血管,酒精则可能引发心肌损伤,两者均会加速动脉硬化。
  • 缺乏运动与久坐:运动不足会导致代谢紊乱,增加肥胖和糖尿病风险,间接促进血管病变。
  • 熬夜与压力:长期熬夜或精神压力大会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引发血管收缩和血压波动。
  • 4. 其他高危因素

  • 年龄与遗传:40岁后血管自然老化,男性风险更高;家族病史也会增加患病概率。
  • 慢性炎症与感染:如口腔细菌可能通过血液引发血管炎症,加速斑块形成。
  • 预防与改善建议

    通过调整饮食(减少加工食品、增加蔬果和优质蛋白)、规律运动、控制“三高”、限酒等方式可有效降低风险。中医提到的银杏叶等天然成分可能辅助改善血管功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