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出现10种病毒变异株 它们从哪来
自中国首次本土确认感染奥密克戎BA.5变异株的病例以来,新冠病毒的进化态势引发了科学界的密切关注。短短不到两周的时间,中国已报告了多达十种不同型号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这一令人警醒的趋势提醒我们,病毒正在不断适应环境,且传播能力日益增强。
7月17日,成都通报了疫情基因测序结果,感染者感染的是被称为BA.2.12.1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这一毒株是今年早些时候在美国首次发现的,属于BA.2变异株的一个分支。其传播性较BA.2高出23%至27%,一度成为美国主导的流行株。目前,这一毒株已在印度等部分地区出现本土传播的趋势。
在中国本土监测到的变异株中,除了已知的BA.2分支外,还包括来自上海、广州、珠海等地的多种新型变异株。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变异株均为境外流行的毒株输入我国。例如在上海监测到的BA.5.2.1变异株,就是在欧洲多个国家传播的毒株。这表明我们仍需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动态清零政策,一旦发现输入性疫情扩散,就要迅速扑灭。
随着病毒传播链的延长,病毒在人体内的变异几率也在增加。在近期中国疫情中,大部分人感染了奥密克戎BA.2变异株。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随着病毒的不断进化,已经出现更多新型变异株。这些变异株如南非发现的BA.4和BA.5等具有更强的传播优势,并且能够逃避已经存在的免疫力。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警惕。此外根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现有疫苗对重症的保护力可能会因病毒的不断变异而下降。病毒学家表示尽管现有的数据尚未显示这些新型变异株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但我们不能因此放松警惕因为它们逃避免疫的能力可能导致大量再感染而且由于传播速度快也可能加速新的变异出现。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寻找新的方法和技术来应对这一挑战。在此情况下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表示感染的人越多病毒变异的几率也越大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疫情的发展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