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腺病毒性肺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在1959年至1963年间,通过对病毒学的验证,我们对北京245例3、7型婴幼儿腺病毒肺炎进行了全面的临床分析。这种肺炎的临床特征独特且引人注目。

该病的潜伏期一般持续3至8天。症状表现以急剧发热为主,腺病毒肺炎的发热类型多样,常在自我排斥期后的第二天出现高达39摄氏度以上的高热。多数病例的体温维持在39至40摄氏度以上不退,且发热不规则,时而放松热。超过三分之五的病例体温最高超过五分之四十四度。轻症一般在7至11天内体温骤降,其他症状迅速消失。而对于婴儿来说,病情严重者可能在最初的10至15天内退热,退热方式有突退和渐退两种。有时突退后仍有发热余波,经过一两天后再降至正常。如果出现并发症,则会持续发热。

在呼吸系统方面,大多数患儿从病程开始就会出现咳嗽,通常为频繁咳嗽或阵咳。咽部充血明显,但鼻部其他症状并不显著。呼吸困难和发绀大多在病程的第3至6天开始,并逐渐加重。重症患儿会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喘息等症状。肺部听诊时,容易听到浊音,伴随呼吸音减少,有时还能听到管状呼吸音。大部分患儿在发病初期听诊时会出现呼吸音粗糙或干音,湿音在发病后的第3至4天出现肺气肿征象。重症患儿可能出现胸膜反应或胸腔积液,无继发感染时渗出液为草黄色,不混浊;有继发感染时则为混浊液。

神经系统症状也常见,一般在发病后的第3至4天出现嗜睡、抑郁等,有时还会出现易怒和抑郁交替的情况。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半昏迷和惊厥。除了中毒性脑病,还有一些腺病毒引起的脑炎,因此有时需要进行腰椎穿刺以作出鉴别。

循环系统方面,面色苍白较为常见,严重者脸色发灰。心率增加,轻度疾病一般不超过每分钟160次,而重症则多在每分钟160至180次,有时甚至超过每分钟200次。约35.8%的重症病例在病程的第6至14天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肝脏逐渐肿大,可达肋下3至6厘米,质地硬,少数也会有脾肿大。

胃肠道症状方面,超过一半的患者会出现轻度腹泻和呕吐,严重者则常有腹胀。虽然某些情况下消化功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和高烧的影响,但腹泻可能与肠道腺病毒的繁殖有关。

还有其他症状如卡他性结膜炎、红色丘疹、斑丘疹和猩红色热样皮疹等。虽然扁桃体上石灰样小白点的发病率不高,但也是该病早期的特殊体征之一。根据呼吸系统和中毒症状,本病可分为轻症和重症。轻症通常在7至14天内体温下降,其他症状开始改善,但肺部阴影需要2至6周才能完全吸收。重症病例则在病程的第5至6天后出现明显的嗜睡、苍白和灰色的脸、明显的肝肿和明显的哮喘等症状。肺实变明显,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心力衰竭、惊厥和半昏迷等症状。肺病变的恢复期较长,可能需要1至4个月之久。长期的随访显示,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慢性肺炎、肺不张和支气管扩张等后遗症。

腺病毒肺炎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疾病,不仅影响呼吸道,还可能影响其他系统。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多系统受累和晚出现的肺体征等。在早期,这种肺炎与一般细菌性肺炎的区别并不明显,但在病程发展过程中,其独特的临床表现会逐渐显现。白细胞血象特征在这类疾病中展现出特定的变化模式。患者的白细胞总数通常保持在较低水平,即便在绝大多数疾病情况下,其数值也往往不会超过12×109/L。更令人关注的是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其占比始终维持在70%以下。与典型的化脓性细菌感染相比,这些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力以及四唑氮蓝染色值明显偏低,反映出免疫系统在应对感染时的独特反应模式。

胸片检查进一步揭示了该病的肺部影像特征。在肺部X线性检查中,可能会发现较大的片状阴影,这些阴影最常出现在肺部的左下角。当疾病流行季节来临,婴儿若出现严重的肺炎症状,并且X线表现和血常规结果呈现一致的特征时,医生便可以做出初步的诊断。

在诊断手段上,现代医疗技术提供了多种快速检测病毒的方法。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特异性IgM测量等技术在病毒感染的检测中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这些技术虽然可以迅速识别病毒的存在,却无法对腺病毒进行详细的分类,这成为当前诊断方法的一大局限。尽管如此,实验室复习诊断中的常规咽拭子病毒分离和双血清抗体检查仍是确诊病毒感染的可靠依据。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我们能够更有效地追踪病毒的传播轨迹,理解其在体内的动态变化,从而制定出更为精准的治疗策略。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来说,了解这些诊断方法和特征,对于早期发现病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独孤剑圣的身份背景与传奇故事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