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康复训练方法的介绍

专家揭示:婴儿出生一个月左右是脑瘫形成的初始阶段,需要密切关注。针对脑瘫的治疗,运动训练是最常见且效果显著的方法。以下是针对脑瘫患者的康复运动训练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剪刀步态和训练:

1. 让孩子仰卧,利用牵拉技术被动弯曲孩子的腿,进行髋关节的弯曲伸展运动。采用特定的方法拉伸内肌,降低张力,持续片刻,反复操作。

2. 采用直腿压力坐姿训练,固定双下肢外展位,以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肌张力。这是一种静态训练。

3. 利用重锤式髋关节训练椅进行动态训练,进一步拉伸肌肉,同时锻炼髋关节。

4. 进行骑马训练,通过滚桶、木马、木椅等设备拉肌肉痉挛,降低张力,恢复功能。

5. 爬高和爬行训练,特别是蛙式步伐,尽量外迈双腿。

6. 鼓励孩子侧行,逐渐缓解痉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达到熟练的下肢分合动作,纠正剪刀步态。

二、缓解下肢屈膝站立和行走训练:

1. 采用仰卧、俯卧压膝整足法或直腿抬高法,拉肌腱挛缩,缓解肌肉痉挛。

2. 进行站立弯腰捡东西训练,拉国绳肌肉痉挛,增强腰肌力量。

3. 利用弓箭步下压和股四头肌训练椅,提高股四头肌肌力,增强膝关节自主控制能力。

4. 通过双杠一阶梯及站立挺膝训练,提高膝关节自主屈伸的能力,协调四肢运动功能。

5. 使用动力车、学步车等进行训练,提高下肢主动运动功能,增加关节运动范围。

三、膝反张训练:

膝关节反张主要是由膝关节本身骨变化、负重能力、关节周围韧带松弛等原因导致的。对于脑瘫儿童,其主要原因是肌肉张力不全。训练方法包括压膝整足、牵踝、底屈肌牵拉等,以提高伸肌力量,协调拮抗肌张力。爬行训练和上下阶梯训练也有助于纠正膝反张。

四、训练尖脚、足内外翻:

1. 让孩子面对墙站立,然后慢慢前倾,自我拉法矫正跟腱。

2. 利用足背屈肌肌力训练和坐式踝关节训练椅,增加踝关节活动范围,矫正畸形。

3. 通过仰卧、俯卧压膝整足、牵踝、摇踝等方法达到矫正畸形的目的。上下台阶和跑步车训练也有助于恢复功能。

五、训练上肢和手部功能:

康复训练在脑瘫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针对上肢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肘关节及周围部位训练

1. 摸耳训练:为了训练内收位和外展动作,患者需采取仰卧位或坐位。训练者一手握住患者的上臂,另一手握其前臂,沿水平方向移动并向上延伸至耳根。这一动作反复进行,帮助关节灵活运动。

2. 肩肘活动训练:在内旋位时,训练者需协助患者保持坐姿或仰卧位。一手按肩以稳定身体,另一手握其手腕并屈曲肘关节,进行外旋动作。这一动作旨在增强肩肘的协调性,促进关节活动范围的扩大。

上肢整体训练

除了肘部的训练,还需重视上肢整体的运动功能恢复。哑铃运动、棒运动、拉沙袋运动等负重训练方式,旨在增强上肢肌肉力量,扩大关节活动范围。"举臂摸肩"(如弯肱拨刀)、叉腰挺胸(如雏鸟习飞)等动作训练,也有助于恢复上肢的运动功能。

腕关节及拇指训练

腕关节和拇指的训练同样重要。被动手腕手动操作、手掌握住及双手握住等训练方式,有助于增强腕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抓侧抓(如握笔)、拇指指尖捏法(如纽扣、大豆、绿豆等)等训练方式,能够精细地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对于拇指内收训练,还需进行拇指的内收、外展、伸直以及屈曲等动作的训练。

在脑瘫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每个儿童的病情特点来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例如,如果儿童经常出现握拳症状,那么训练应从这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地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进行。这些手部功能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儿童逐渐提高上肢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日常生活动作。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和医生应密切合作,确保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脑瘫的治疗是一个长期且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付出和耐心。

上一篇:什么是痛风脚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