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局等规定非医疗机构不得“针刺牵引”

近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重要批复,针对“打击非法行医”行动进行进一步强调和解释。非医疗机构在日常运营中,被明确禁止运用针刺、牵引等中医治疗方法。

这一决策的背后,是全国正在深入推进的医疗秩序专项整顿行动。近期,针对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中涉及的中医监督问题,各地纷纷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请示。为此,两大机构日前联合发布批复,对非医疗机构的职责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

据了解,非医疗机构及其人员在经营活动中,不得使用包括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在内的中医微创类技术,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高危险性的技术方法。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防止不具备医疗资质的人员擅自进行医疗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任何机构和人员在开展医疗气功活动时,都必须严格遵守原卫生部《医疗气功管理暂行规定》。批复还强调,在中医医疗监督工作中,若发现以涉及中医药的“预防”“保健”等为名,或假借中医理论和术语进行宣传、培训等涉嫌虚假宣传、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

对于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问题,将按照有关规定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这一举措展现了国家对于打击非法行医、维护医疗秩序的决心和力度。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提高警惕,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也期望各级和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医疗环境。更多新闻动态,请关注官方媒体及等权威渠道。(来源)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