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西游记》原著中真实的师徒四人是怎
原著中的师徒四人形象,可能会让你大为吃惊。孙悟空的描写可谓独特:他有着“七高八低孤拐脸”,双眼黄亮,额头突兀,獠牙外露,仿佛螃蟹一般,恐怖之中更带有吓人的僵尸之感。尽管周星驰的西游系列有所描绘,但原著中的悟空形象更为生动吓人。从观音点化后,悟空的心志坚定,决意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其决心坚定不移。即使在遭受误解和冤枉时,他也毫无悔意。相反,唐僧在悟空的引领下,逐渐克服了胆小怕事的性格,实现了性格的转变。悟空的卓越贡献,使他当之无愧地被封为斗战胜佛。
唐僧的身份和背景在原著和影视作品中差异并不大。但在性格描写上,原著与影视作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原著中的唐僧是一个懦弱无能、胆小怕事的人,但又渴望表现出自己是一个得道高僧的形象。他一心向佛,执着追求,但同时又爱哭又胆小。在我心中的印象里,他是一位大善人,如同小学老师口中的他,连蚂蚁都不敢踩死。阅读原著后,我发现他也有自私和软弱的一面。他与孙悟空之间的感情并不真挚,书中只有孙悟空单方面的深情厚意。唐僧时常责备悟空,只在悟空救他时才会称其为好徒弟。
猪八戒在取经路上过得最为洒脱自在。他想吃就吃,想抱怨就抱怨。唐僧对他颇为宠爱,不让他讨斋饭、探路打妖怪。在原著中,这头“猪”极为聪明,时常能冒出意想不到的点子。至于他的功夫,影视作品表现的是“天生具备”,而原著中则揭示他是通过“采阴补阳”的方式修炼而成,这一点留待你自行脑补。
沙僧似乎是一个存在感不高的人物,但他却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不争不抢,最为理智憨厚。在电影或电视剧中,关于他的戏份并不多。原著中他的肤色是紫红色的,这一点在大部分的影视作品中并未得到呈现。原著中塑造的沙僧形象更为丰满:他城府极深,而且是整个取经队伍中最忠心的人物。通过原著的描绘,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沙僧的角色和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