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运动过量慎防肌肉“溶解”

盛夏时节,医院急诊科和肾内科的医护人员正忙于应对近期频发的横纹肌溶解症病例。在这波病例中,一名年仅26岁的年轻人因盲目追求肌肉锻炼而身陷病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个年轻小伙子,原本身体健康,但看到身边的健身热潮,也决定投身锻炼,立志练出健硕的肌肉。他每天雷打不动地前往健身房,一个半小时的锻炼时间成了他生活的常态。就在他认为自己开始收获肌肉的成果时,四肢酸痛的症状却悄然而至。

一开始,他以为这只是运动后的正常反应,没有太过在意。一周过去,症状并未缓解,反而出现小便颜色异常,这时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忙前往医院就诊。

经过医生的检查,发现他的肌酸激酶指标异常升高,高达13000U/L,远超正常人的指标范围。医生立即将他转入肾内科进行治疗,经过及时的补液和尿液碱化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好转并顺利出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刘娜副主任医师介绍,近期医院收治的横纹肌溶解病例呈现出夏季高发的趋势。这些病例中,大部分患者都是因为过度运动导致的横纹肌溶解。刘医生提醒,遇到运动不当导致身体不适、小便色泽异常时,应尽早就诊,及时处理并发症,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因肌细胞产生毒性物质而导致的肾损害疾病,俗称肌肉溶解。在大运动量发生后,局部高强度训练会造成局部缺血,横纹肌细胞缺血缺氧,如果运动时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就可能导致肌肉细胞破裂,细胞完整性受到破坏,大量溶解的细胞内容物释放至血液中,引发一系列严重的身体反应。

刘娜强调,肌肉“溶解”问题可大可小,轻者通过补液和尿液碱化治疗即可痊愈,重者则可能导致肾损伤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

在此提醒广大运动爱好者,运动要适度,不要盲目追求健身效果而忽视了身体的健康信号。在运动中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的身体损伤。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预防横纹肌溶解:科学运动,避免大强度短期挑战

在炎炎夏日,有一种健康威胁悄然临近,那就是横纹肌溶解。虽然它可能导致严重的肾损伤,甚至需要透析治疗,但我们也不必过于惊慌。专家指出,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合理的运动,我们可以大大降低这一风险。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常常在夏季高发,这是因为高温和湿度容易使人身体脱水,进而引发电解质失衡。这个季节运动时,我们必须时刻注意补水和补充电解质。对于那些平时不怎么运动或运动量较少的人来说,尤其需要掌握科学运动的基本知识,因为运动过量导致的横纹肌综合征多发生于这类人群。

刘娜专家建议,每个人都应该注意劳逸结合。在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前,一定要安排充足的休息时间。身体不适、感冒、发热时,尽量避免运动。我们要避免在阳光直射、炎热潮湿的夏季中午进行大强度的运动,以免身体无法承受高温的挑战。训练时,不仅要补充足够的水分,还要补充电解质,以帮助身体维持平衡。

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加强适应性训练,避免长时间、大强度的单一项目训练。交叉训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可以帮助肌肉得到全面的锻炼,减少单一运动的压力。

横纹肌溶解前并没有特别的预兆,但如果在运动后出现短暂意识丧失、大量出汗、头痛、恶心、呕吐、高热、四肢肌肉不同程度的痉挛和疼痛等症状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是避免病情恶化的关键。

让我们共同保护好自己,科学运动,避免大强度的短期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运动的乐趣,远离横纹肌溶解的威胁。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