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臣倍健被包装宣传作假 原料来源无人知晓

近日,备受关注的汤臣倍健再次陷入舆论的风暴中心。继其产品螺旋藻片被曝铅含量超标后,其原料来源及包装宣传的真实性问题也被推向了公众视野。

就在不久前,新华社发文称包括汤臣倍健在内的六个品牌螺旋藻片铅含量严重超标。一时间,市场震动。汤臣倍健迅速反应,在官网及各大媒体发表声明,称其产品经过权威部门检测,符合质量标准。这一声明与早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检测结论存在出入。

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对此表示关注,并指出汤臣倍健螺旋藻片的铅含量问题关键在于标准不一。中山大学食品营养专家蒋卓勤也强调,作为保健食品的螺旋藻片理应采用更高的标准。然而现实却是,大部分以螺旋藻为原料的健字号和食字号产品均采用了较低的国标。知情人士透露,这一国标在2006年已被废除,这意味着现在以螺旋藻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其实没有国标,只有企业标准。

原料来源问题也是导致此次风波的重要因素。内蒙古螺旋藻养殖基地的人士透露,汤臣倍健等企业采购的螺旋藻原料可能存在质量问题。螺旋藻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具有极强的重金属富集功能,因此对于原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尽管汤臣倍健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计划建设螺旋藻专供基地,但这一计划至今尚未实施。目前螺旋藻原料市场存在食品级、菌落指数不合格级以及饲料级等多个级别,价格差异较大。这也给一些企业采购原料时带来了挑战。据内蒙古原料商透露,汤臣倍健的原料可能来自江西或海南等污染较重的地区,出现铅含量超标的情况较为常见。螺旋藻原料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每年增幅都在20%以上,这无疑也给汤臣倍健等带来了成本压力。

面对此次风波,汤臣倍健公关总监陈特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这一事件对于汤臣倍健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消费者应更加关注保健食品的质量问题,同时也呼吁企业加强自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质量至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近年来,螺旋藻原料市场风起云涌,价格波动剧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选择采购饲料级的螺旋藻原料。这一行为,已经引起了业内部分人士的担忧。他们表示,目前被查处的仅限于拥有健字号的十三家企业,而那些持有食字号的厂家可能还在暗中进行类似操作,尚未被揭露。

螺旋藻超标对人体的伤害是无法忽视的。而对于汤臣倍健这样在包装宣传上出现的问题,更是让人对其产品质量产生质疑。有业内人士指出,汤臣倍健的螺旋藻产品铅超标问题早已不是秘密,而其在包装上的虚假宣传,似乎也在暗示着他们心知肚明。

螺旋藻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某些企业为了利益而忽视产品质量,甚至欺骗消费者时,消费者的健康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对于这种行为,相关监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大监管力度,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汤臣倍健作为业内知名品牌,其产品质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此次出现的螺旋藻铅超标问题,无疑会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作为企业,应该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而不是在包装宣传上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

企业的良心和诚信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该注重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力度,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真正放心地选择和使用产品。

上一篇:部落冲突11本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