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睡睡不着?或是心理出问题

重塑睡眠:现代人的健康心灵与高质量睡眠之道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拥有一个好的睡眠质量变得尤为珍贵。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调查数据令人担忧:近四分之一的民众在睡眠这件事上未能及格,近九成的公众距离良好睡眠水平存在不小的差距。这种困境不仅仅关乎睡眠本身,更与我们的精神心理健康紧密相连。

随着世界睡眠日的到来,中国睡眠研究会将今年的主题定为“健康心理 良好睡眠”。对此,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韩芳强调,睡眠障碍既是精神心理障碍的重要诱因,又是其显著症状。改善睡眠状况应从改善我们的心理状态开始。

现代生活常常让我们忽视睡眠的重要性,但实际上,睡眠是我们大脑获得休整的唯一机会。正如中国睡眠研究会首席科普专家陈贵海所言:“如果大脑的代谢废物日积月累,脑细胞会精疲力尽。”而睡眠正是大脑清洁自身废物的过程。就像《自然》杂志曾经介绍的研究文章所说,夜晚的睡眠就像一台洗碗机,将大脑的污垢冲刷干净。没有足够的睡眠就如同大脑没有充分的清洁时间,这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混乱等问题,甚至可能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

更令人担忧的是失眠与精神心理疾病的紧密关系。一项涉及全球多国的大规模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一的精神疾病患者存在失眠症状。中国睡眠研究会的调查也显示,成年人失眠发生率居高不下。贾福军副理事长提醒我们:“失眠是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我们不应忽视睡眠障碍的重要性,而应寻求改善的方法。

那么如何改善睡眠质量呢?除了调整生活习惯、优化睡眠环境等常规手段外,更重要的是调整心态。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放松心情,降低压力。适度的运动也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若问题严重且无法自我调整时,我们应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睡眠是相辅相成的。让我们从改善心态开始,重塑睡眠,找回属于我们的高质量睡眠吧!让我们共同关注睡眠健康,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遭受睡眠障碍的困扰,其表现以失眠为主。这种失眠并非简单的夜晚无法入睡,其特点是昼夜睡眠节律紊乱,白天睡眠时间异常增加,而夜晚则往往出现失眠状态。多数患者经历着嗜睡与失眠交替出现的情形。好在随着病情得到有效治疗,这种异常的睡眠状态也会逐渐得到改善。

研究发现,失眠在抑郁症患者中尤为常见。抑郁症患者的心境障碍严重程度与失眠状况紧密相连。相较于那些没有失眠症状的人,失眠者中的抑郁症发病率高出三到四倍。在重性抑郁障碍的患者中,有九成的人伴有睡眠紊乱。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最常见的主诉便是失眠。这种睡眠障碍不仅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更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抑郁症患者的功能损害。

躁狂发作与睡眠紊乱之间也关系密切。在躁狂状态下,患者的实际睡眠时间和对睡眠的需求都会减少。在这种情绪高涨的状态下,患者往往会主诉自己存在失眠状况。

焦虑障碍的患者同样饱受失眠困扰,他们常常感到夜晚难以入睡,或者在睡眠中频繁醒来。部分患者会经历重复性、焦虑性的梦境,白天则感到极度嗜睡,无法保持清醒状态。而早醒也是部分焦虑障碍患者面临的问题。

这些睡眠障碍现象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对于患者而言,面对这些困扰,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至关重要。相信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这些睡眠障碍问题能够得到更有效的解决策略。

上一篇:专家分析:晚睡强迫症是一种坏习惯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