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登革热病例已增至4800例 或10年最多
登革热疫情肆虐广东,传播强度创20年之最
今年登革热疫情在广东多地持续蔓延,病例数量激增,传播强度堪称20年之最。截至9月19日,广东登革热病例已增至4800例,感染人数可能是10年来最多。疫情严峻,防控工作刻不容缓。
广东省疾控中心统计数据显示,登革热病例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与历史数据相比,今年登革热疫情尤为严峻。去年同期,全省仅有457例登革热病例。而此次疫情,已超越前几年高峰,成为近年来感染人数最多的一次。疾控专家表示,今年登革热传播强度为20年来之最。
广州作为疫情重灾区,仍维持多区域持续多发病状态。佛山、中山、江门、珠海等地也相继出现点状聚集性病例疫情。目前,广东省各地正全力开展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但部分地区蚊媒密度仍处高风险,登革热有区域性扩散的可能。随着病例数量不断增加,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的风险也在加大。
尽管登革热疫情严峻,但广东省疾控中心流行病防治研究所所长何剑锋强调,登革热不会人传人。登革热病毒通过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因此防蚊灭蚊是防控登革热的关键。
何剑锋呼吁市民动手清除家中积水,消除蚊子的生长环境。“没有积水就没有白纹伊蚊,就没有登革热。”广东省卫计委已部署督促重要场所落实灭蚊防控措施,重点督查建筑工地、学校、小区、废品收购点、公园等区域。
广东省疾控中心最近公布的蚊媒监测结果显示,高风险地区主要集中在广州市的多个区域,以及佛山、江门、珠海等地的一些地方。广东省疾控机构呼吁广大市民人人动手,做好防蚊灭蚊的工作。若出现登革热症状,应及时就诊。
为加强市民对登革热防控常识的了解,广东省疾控中心、卫计委等多个部门正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手段进行宣传。在这场防控登革热的战斗中,每一个市民都是关键角色。让我们共同努力,打赢这场防控战役!广东省卫计委紧急行动,防控登革热疫情扩散
随着登革热疫情的再次活跃,广东省卫计委于9月19日在广州发起了一场防控登革热的行动。为了遏制疫情蔓延,相关单位被要求做好疫点的成蚊消杀工作,必要时加大消杀密度和频次。
在这场与蚊子作战的战斗中,各部门被要求积极行动起来,特别是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即在11月底前,必须每周开展至少一次灭蚊统一行动。建设、房管、教育、园林和水务等部门更是被强调要加强在工地、小区、学校、公园以及河涌等地的灭蚊工作。这不仅是为了防止登革热疫情在这些区域的扩散,更是为了保障广大市民的健康安全。
广东省卫计委深知防控登革热的紧迫性,因此不仅要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挥监测预警和评估纠错的职能,还强调每日向有关单位通报高密度蚊媒点位的重要性。在灭蚊统一行动以及各疫点进行消杀工作时,专业指导人员的现场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系列的措施旨在提高灭蚊行动的效率和效果。
广州市的各大中小学也在积极行动,向家长和学生传达防控登革热的重要性。通过告知家长清除家中积水的重要性并要求家长反馈回执的方式,加强家庭防控的力度。在广州市的各大公共场所,如写字楼、公园等地方也都贴出了告示,呼吁市民清除家中积水,防止“花斑蚊”滋生并传播登革热。
灭蚊工作是一场关乎全民健康的大战。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灭蚊工作中去,才能真正防止登革热的传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对待灭蚊工作,为了我们自己和我们家人的健康而努力。防控登革热,从我做起!
相关新闻推荐:随着秋季的到来,如何在家中做好防蚊工作?专家给出五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