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梳理现行有效版本核心内容)

一、立法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了维护水生态健康,确保饮用水安全,防治水污染,我们致力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法律不仅适用于中国境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也适用于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海洋的污染防治则适用《海洋环境保护法》。

二、基本原则与责任主体

我们的立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饮用水的保护被置于优先地位,我们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并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县级以上将水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对水环境质量负责。我们实行省、市、县、乡四级的“河长制”,这一制度负责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关键任务。

三、水污染防治措施

我们建立了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我们还建立了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完成情况纳入对各级负责人的考核。针对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以及船舶污染,我们采取了分类防治措施,要求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完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推进雨污分流,限制过度施肥、投药,并规范船舶废弃物处理。

四、特殊水体保护与事故处置

我们特别重视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划定了保护区,禁止在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或从事危害水质的活动。建立了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对水源保护区及上游地区给予财政支持。对于水污染事故,各级需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处置,以减轻环境损害。

五、法律责任

对于超标排放、擅自占用湿地、破坏监测设施等行为,我们将责令停止违法并限期整改,处以罚款。如果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污染行为,受害者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六、附则与修订

该法律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经历了2017年、2024年等多次修订。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协同监管职责明确,科技的支撑和公众的参与也被强化。

这是一部旨在保护我们水资源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性的法律。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梳理,让公众更加了解法律的内涵和精神,共同参与到水资源的保护中来。具体条款以颁布的文本为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