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大范围暴发抢药潮重现
一、甲流抢药现象背后的真相
随着甲型流感的再次活跃,各地药店纷纷出现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的抢购热潮。多地报告奥司他韦断货,部分家长因儿童感染甲流症状严重而焦急购药。而玛巴洛沙韦因其单次服药即可抑制病毒复制的特点,也被推至抢购的中心位置。
这一抢药现象的根源并非仅仅是需求激增。部分民众由于担忧药品短缺,盲目跟风囤积药物,导致局部供应紧张。但实际上,官方已经强调,抗流感药物储备充足,无需过度恐慌。
二、专家提醒:用药需谨慎
在抢药潮的专家也发出警示,提醒公众奥司他韦并非“神药”。该药作为处方药,需要严格遵医嘱使用。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病毒扩散,并不能直接杀灭病毒,且存在恶心、头痛等副作用,对于婴幼儿和老年人来说,使用需谨慎。
自行用药可能导致药物滥用、延误治疗甚至加重肝肾负担。例如,奥司他韦对普通感冒无效,仅针对甲、乙型流感。在用药前,一定要咨询医生,遵循医嘱。
三、科学预防与应对策略
面对甲流,我们更需要采取科学的预防与应对策略。疫苗接种是预防甲流的最有效手段。专家建议,每年的9-11月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可以显著降低重症风险。
除此之外,日常防护措施同样重要。包括: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感染者;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如补充维生素A、E),适度运动;保持室内通风,减少人群密集场所的暴露。
感染后,黄金48小时的干预也至关重要。在病毒复制的初期和中期,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减缓病情。初期症状出现时(0-24小时),鼻腔冲洗、含绿茶漱口水可减少病毒载量;病毒复制期(24-48小时),则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抗病物。
四、官方与医疗机构的积极行动
面对抢药潮,官方和医疗机构也积极采取行动。一方面,加强药品供应监管,要求药企扩大产能,保障抗流感药物供应,严控囤积居奇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发布用药指南,呼吁民众理性购药,优先通过正规医疗机构获取治疗方案。
虽然甲流疫情引发短期抢药潮,但科学防控仍为核心。民众应以疫苗接种和日常防护为基础,避免盲目用药,同时关注官方渠道信息,减少非理性恐慌。只有科学、理性地面对疫情,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