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早期3大预警信号请家长一定要重视
近日,备受瞩目的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隆重召开。在会议上,江西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及市县相关部门,公布了的调查进展。事件的核心证据均指向失踪的铅山少年胡某宇因自杀离世。随着调查结果的公布,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不禁要问,青少年可能面临哪些心理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徐佳。徐佳主任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详细阐述了青春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青春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上逐渐成熟,但心理上却处于半独立、半依赖的状态,这是一个人矛盾重重的时期。青少年的行为问题高发,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这一阶段的心理卫生干预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徐佳主任指出,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以抑郁症为例,青少年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与成人并无太大差异,但其表现却有其独特性。患者除了常见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明显的烦躁情绪、疲劳感、头痛等身体不适症状。
徐佳主任还提醒我们注意青少年抑郁的早期预警信号,包括持续的情绪低落或烦躁、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以及性格改变等。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如果孩子出现不愿意与人交往、夜间失眠、学习成绩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关注并采取措施。
那么,当青少年面临负面情绪时,应该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呢?徐佳主任给出了以下建议:学会倾诉,可以向朋友、老师或家长分享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学习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如运动、画画、听音乐等;学会接纳自己,调整心态。
青少年心理健康也离不开家庭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徐佳主任强调,家长应学会倾听,尊重孩子的感受,与孩子建立互信的关系,并共同解决问题。家长还应协助孩子进行自我调节,鼓励其参与艺术和体育活动等,进行情绪行为调节。家长也要学习一定的心理知识,了解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症状表现,及时寻求帮助。让我们一起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