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式防晒霜不要往脸上喷
近日,美国消费者权益组织发布了一份令人关注的“消费者报告”,警告公众关于喷雾式防晒霜的潜在风险。报告指出,喷雾式防晒霜在使用时容易被意外吸入,可能刺激肺部并诱发相关疾病。尤其对于儿童,应避免使用此类产品。即使是成人使用时,也应避免直接喷于面部,并需时刻警惕避免喷入眼睛和嘴巴,防止意外吸入。
那么,面对这样的警示,我们该如何看待喷雾式防晒霜呢?
我们要明白防晒霜的物理性状与选择的重要性。根据防晒霜的物理特性,它主要可以分为乳液型、面霜型和喷雾型。其中,防晒膏霜和防晒乳液是最流行的防晒制品剂型,它们主要通过浓稠度来区分。对于油性肤质,推荐使用乳液型防晒霜;而对于中干性肤质,则更适合选择面霜型防晒霜。专家解释说,这两种类型的防晒霜容易配入高含量的防晒剂,达到较高的SPF值,有助于在皮肤表面形成均匀的防晒膜。而喷雾型防晒霜,作为一种新兴的简便型防晒产品,具有清爽自然的特性,但使用时仍需格外小心。
专家进一步介绍了喷雾式防晒霜的特点和潜在风险。其优点在于工艺简单、易于大面积分散和铺展于全身,同时具有较好的耐水和防水性。其缺点也不可忽视,形成的油膜较薄,无法达到较高的SPF值。在高温环境下,容器内的压力可能会增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更为重要的是,喷雾在使用时容易被吸入或喷到眼周肌肤,可能引发不适。
除了选择合适的防晒霜类型外,我们还需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防晒剂是一类能够吸收或散射紫外光的化合物,可能引发皮肤接触致敏作用。选用防晒霜时,并非防晒系数越高越好。过高的防晒值可能会增加皮肤过敏的风险。专家建议,日常生活中可选用SPF值在1015之间、PA+的防晒霜;进行户外活动时,可选择SPF值在1520之间、PA++的防晒霜;旅游或游泳时,应选择SPF值在2030之间、PA+++的防晒霜或防水型防晒霜。使用防晒霜前需要一定的时间让其被皮肤吸收并发挥作用,因此应在出门前2030分钟涂抹。涂抹时也需要达到一定厚度才有效果。
虽然喷雾式防晒霜存在潜在的吸入风险和使用上的注意事项,但在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的前提下,我们仍然可以有效地抵御紫外线并保护皮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