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饮水防尿石
餐后1至3小时,身体处于吸收高峰期,大量代谢产物被肾脏过滤。增加饮水量有助于迅速排出代谢产物,对预防结石具有关键作用。同样,运动后为了防止尿中溶质浓度升高,也应增加饮水量。
防治尿石,简单却重要的措施便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饮水不仅有助于满足身体的水分需求,还能降低尿液中结石成分的饱和度,防止结石促进物的聚集。无论是预防初次结石的形成,还是延缓已有结石的生长速度,甚至促使结石的排出,水分的充足摄入都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约60%的患者在增加足够的饮水量后,结石的复发率显著降低。
那么,如何确保获得足够的饮水量呢?每日的饮水量应超过2000毫升,以达到预防结石复发的效果。可以通过食用含水量丰富的蔬菜和瓜果来补充水分,尽量使尿量维持在2000毫升以上,使尿液呈无色或淡黄色。
水的质量也可能对结石的发病产生影响。过去认为硬水易导致结石,但现在的研究表明,水的硬度增加,矿物质易被结合成不溶性物质,减少肠道对矿物质的吸收。而且,水中含有的镁等微量元素,对抑制结石的形成有良好的效果。
饮水的时间也同样重要。夜间尿石容易形成,因此建议睡前饮水500毫升,以起到防治效果。白天则应将饮水量适当均匀分配,每小时都有适量的尿液冲刷尿路,及时排出刚刚形成的微小结石及其他可能形成结石的物质。
关于日常用水的选择,普通的白开水和矿泉水都可以。草酸钙结石或尿液草酸较高的患者宜少饮茶。而啤酒则不应作为日常饮用水,因为啤酒虽然可以一时增加尿量,但随后会引起尿液浓缩,增加结石危险。啤酒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长期大量饮用会导致尿酸增加,对痛风患者尤其危险。饮酒还会使尿液酸化,同样是增加尿结石的危险因素。
无论您是否曾患过尿石症,都应在夏季这个结石病易发季节补充足够的水分。简单的饮水行为,既解渴又能预防尿石,何乐而不为呢?养生之路漫长,无论年龄大小,都应注重预防保健,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除了防治尿石,还有许多中医养生常识值得了解。例如,夏季养生中几种不可洗澡的情况、美容药膳中远离皱纹的食物等等。让我们共同养生之路,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