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中1001万被店主表哥冒领
在陕西西安的某个炎炎夏日,即2019年7月17日,送水工姚敏的命运因一张而变得波荡起伏。那天,他通过微信转账委托店主王旭购买,而其中一张竟然中得了惊人的1001万元大奖。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店主王旭以误发照片为由拒绝交付实体。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将这张交给了他的表哥高某,企图冒领奖金。
这一事件的关键争议点首先在于所有权规则。在中国,“不记名、不挂失”的制度下,持有实体票即被视为合法所有者。尽管姚敏拥有转账记录和店主发送的照片,但缺乏实体使得他的维权之路困难重重。
紧接着,王旭的表哥高某巧妙地冒领了奖金,这一过程中,王旭声称是误将照片错发给姚敏,并故意遮盖了出票时间信息。这一行为无疑增加了事件的复杂性和悬疑性。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证据,证明王旭的谎言。
在法律判决与执行方面,经过漫长的诉讼过程,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4年7月30日作出了终审判决,确认奖金的实际归属权为姚敏所有。执行过程却困难重重。截至2025年3月,姚敏仅收到了部分执行款,而高某则以各种理由拖延支付剩余款项。
这一案件不仅揭示了法律制度的漏洞,也引发了公众对于电子购票凭证法律效力的讨论。这一事件使得“不记名”规则易受恶意利用的问题浮出水面。当事人姚敏的维权之路也充满了艰辛。他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与经济成本,甚至因为压力过大而头发全白。
回顾整个事件的时间线,从2019年7月17日姚敏微信购彩中奖、店主拒绝交付实体票,到2019年9月双方签订赔偿协议后的反悔,再到2024年3月一审判决高某归还奖金、2024年7月的终审维持原判,最后到2025年3月执行仍停滞不前,姚敏仅获得部分款项。这一系列事件不仅考验着法律制度的完善性,也让人不禁为姚敏的遭遇感到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