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爽凉 小儿谨防秋泻
秋风轻拂,带来了凉爽,也让饱受酷暑折磨的大人们松了一口气。在这宜人的季节里,一种名为“传染性幼儿急性小肠炎”的小儿“杀手”,却在悄然威胁着那些娇弱的宝宝。专家向家长们发出特别提醒
秋季,是幼儿腹泻的高发季节。这种疾病主要侵袭3岁以下的婴幼儿,特别是1岁半以内的小婴儿更为多见。在华北地区,此病一般在9月至12月间流行,因此被称为“秋泻”。
与夏季常见的“腹泻”不同,“秋季腹泻”的罪魁祸首是几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其中,外形类似车轮的“轮状病毒”,是引发幼儿“秋泻”的主要病原体。
其发病过程也与普通“拉肚子”有所不同,具有发病急、起病即高烧、频吐和腹泻的特点。病儿的腹泻每天可达十次以上,粪便呈蛋花汤状,一般无特殊腥臭味,颜色可能是黄色、浅黄色或深绿色,最典型的是白色便。
由于腹泻和呕吐,病儿容易发生脱水,表现为少尿、无尿、口唇干、皮肤弹性差。这种病毒性腹泻还常伴有咳嗽、咽喉红肿、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甚至可能引发中耳炎。这与一般性的拉肚子有着明显的区别。
“秋泻”比菌痢更为严重,易出现酸中毒、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每到秋季,它都是危害婴幼儿健康的重症之一,家长绝不能掉以轻心。
那么,如何预防“秋泻”呢?
对于已经发病的患儿,要实行隔离,防止疾病传播。研究显示,患儿每克大便中可能含有高达100亿个病毒!患儿使用过的所有物品(如尿布、衣被、玩具、图书等)都应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对抗腹泻病毒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这是牛奶或其他乳制品所无法替代的。母乳中的消化酶可以帮助婴儿更好地消化食物。
添加辅食时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增加种类或数量,以免导致宝宝消化系统紊乱。
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勤换衣服勤洗澡,从源头上防止病从口入。
多晒太阳,注意喂养,防止营养不良和佝偻病的发生。营养不良或佝偻病的宝宝全身抵抗力下降,较健康的宝宝更容易受到“秋泻”的侵袭。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