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敷贴改善体质 联医月底开始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林森中医院区的中医儿科主任申一中介绍了一种传统的中医保养方法“三九贴”。这种方法利用三九天,使用药饼进行背部穴位敷贴,是内病外治的一种手段。在三九天内,地球温度变冷最多,是过敏性鼻炎、气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宿疾的好发季节。
一位妈妈分享了她为患有过敏体质的儿子的治疗经历。她的儿子从小就有过敏性鼻炎,冬天时症状尤其严重。去年,她听从其他家长的推荐,尝试了“三九贴”治疗。经过三次敷贴后,孩子的鼻子明显感觉通畅,遇到寒流也没有以往那么难受了。
申一中解释了“冷在三九”的中医理论。冬季气候寒冷,人体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机体处于一种低代谢状态。这时,一些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气喘、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发作。中医采用辛温香窜、温阳祛寒、逐痰利气的中药制成特殊药饼,进行背部穴位敷贴。通过经络气血,驱除体内寒气,提升阳气,达到扶正祛邪抗寒的效果。
敷贴用药具有辛散温通作用,主要成分为元胡、细辛、白芥子等,加上生姜汁调制。通过对穴位的温热刺激,促进血脉运行、疏通肺络,达到清宣肺气、止咳平喘的作用。常用的背部穴位包括大椎、定喘、风门、肺俞、脾俞、肾俞等。
申一中表示,这种穴位敷贴治疗是从清代医书《张氏医通》中的白芥子涂法发展而来,适用于多种疾病。对于害怕针刺和注射的患者来说,这种方法更为适宜,因此容易被小朋友接受。孕妇和一岁以下的小孩不适合使用此方法。严重心肺功能不足、发烧和咽喉发炎的患者也不适合使用。治疗期间不妨碍其他药物的使用。
他还特别提醒患者注意一些事项:贴敷时间不宜过长,儿童每次1~2小时,成人每次3~4小时。如果皮肤出现红肿、搔痒或疼痛等症状,应立即撕下药饼并使用消炎药膏。如果出现水泡,应避免弄破表皮以防感染。敷贴后可能留下色素沉着,但大部分会逐渐消退。
为了方便市民接受“三九贴”治疗,台北市立联合医院特别开办了三九贴特别门诊。市民可以在指定的日期前往中医门诊中心或各院区中医门诊进行敷贴。如果时间无法配合,也可以在冬至后至明年2月期间每隔7至10天连续敷贴3到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