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楼船下益州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中的“王睿楼船下益州”一句,实际上出自“王楼船下益州”,而“睿”是“”的异写或传抄之误。这句诗以其生动的历史背景,描绘了西晋名将王率领强大的水军自益州出发,顺长江东下,直取东吴的历史场景。

让我们来更深入地了解这句诗中的关键词汇。

“王楼船”,指的是西晋益州刺史王所制造的大型战船。这些战船设计独特,“以木为城,起楼”,每艘船可容二千余人,显示了晋军强大的水军实力。

而“下益州”,则意味着益州作为西晋伐吴的军事基地,王在此精心准备,训练水师。最终,他率领着精锐的水军,顺长江而下,突破东吴的防线,直抵金陵(今天的南京)。

这首诗背后的历史背景是西晋灭吴的关键战役。东吴曾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试图阻挡晋军的进攻。王巧妙地用火炬熔断铁链,成功攻破石头城,迫使吴主孙皓投降。这一战役终结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西晋的统一。

《西塞山怀古》这首诗,借古讽今,通过“楼船破吴”的史事,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诗的前四句聚焦历史事件,描绘了东吴覆灭的迅疾与必然;而后四句则转向怀古,以“山形依旧”对比“人世沧桑”,暗含对唐代藩镇割据的隐忧,寄托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向往。

据记载,这首诗是刘禹锡与白居易、元稹等人饮酒论史时即兴创作的。白居易阅后赞不绝口,称赞这首诗如同“骊龙之珠”,评价极高。整首诗语言凝练厚重,被誉为“唐人怀古绝唱”。

这首诗以其生动的历史背景、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读者。无论是欣赏其生动的描绘,还是感受其深刻的历史内涵,都能让人深深陶醉其中。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