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尽管地球表面大部分地方被水覆盖,但仍存在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降水稀少,甚至几乎没有降雨。那么,如何划分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呢?今天,我将为大家揭晓答案。
我们了解到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这条线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穿过河西走廊,延伸至藏北高原一线。这里不仅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自然分界线,也是草原与荒漠、荒漠草原的分界线。它也是中国沙漠区与非沙漠区的分界线。
再往细化说,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沿着大兴安岭至张家口至兰州至拉萨至喜马拉雅山脉东端一线延伸。这条线也是我国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而8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则沿着秦岭至淮河一线向西延伸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属于湿润地区;而以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地区。
在我国,半干旱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及河北、山西雁北、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的西海固、甘肃定西、榆中等地区。这些地区主要依靠自然降水进行农业种植,被称为雨养农业区。它们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
我国的干湿地区划分与年降水量分布密切相关。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干湿分区从湿润区逐渐演变到半干旱区。我国的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上。除了南方地区,我国还有几处湿润地区,如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山东半岛的东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东部地区。
在半湿润地区,如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东北平原以及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年降水量在至800毫米之间。而在半干旱区,包括内蒙古高原的中东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至毫米之间。这些地方的自然植被以草原为主,农业生产多以畜牧业为主。
在我国新疆的天山以北的北疆地区和伊犁谷地,由于部分来自大西洋和少部分来自北冰洋的水汽以及地形抬升的影响,降水较为丰富,属于半干旱地区。这些地方分布着面积巨大的草原,适宜发展畜牧业。特别是伊犁谷地地区,因地形向西开口,盛行西风形成的降水更为丰富,被誉为“塞外江南”。
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基本属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则属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区。通过对降水量的细致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我国各地的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