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一线城市楼市全面复苏
一、成交量与价格企稳回升
在楼市的大潮中,我们看到了明显的回暖迹象。北京、深圳等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及二手房成交量于近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北京,其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增长超过了惊人的10%,深圳的同比增幅更是高达180%。这种增长的态势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时间点,而是持续稳定地展开。到了年初,全国20个城市的新房成交量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同比增加达到了惊人的33%。而在部分城市中,房价已经调整到位并止跌回稳,展现出了市场的韧性。
这种回暖的趋势背后,是供需关系的优化调整。市场已经从过去的供不应求转向了供需平衡,购房需求也开始向居住属性集中。这也使得10-20个核心城市成为需求主力承载区,这些城市凭借其优质的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购房者。二手房市场因其性价比优势突出,成为推动市场回暖的重要力量。
二、政策持续发力引导复苏
在楼市复苏的过程中,政策的引导和支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了刺激购房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的财税和信贷支持政策。其中,“二套转首套”个税专项扣除政策,直接降低了购房成本,每年可释放高达1.2万元的税前扣除额度。一些城市还延长了公积金贷款年龄上限,如北京和重庆等城市将年龄上限延长至男性68岁、女性63岁,以缓解购房者的月供压力。这些政策不仅刺激了购房需求,还增强了市场的信心。
除了直接的财政和信贷支持,还通过购房补贴、贷款利率调整等政策来刺激市场。这些政策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市场在2023年四季度的短暂波动也显示出政策力度减弱的影响。这也说明了政策在楼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三、市场结构转型特征显现
随着楼市的复苏,市场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投资属性的弱化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房住不炒”的定位持续强化,使得投机性需求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这也意味着房地产市场正在向居住属性主导转变。
区域分化加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经济活力强劲,对楼市的支撑作用明显。这些区域的楼市具有强大的内生增长动力,其复苏态势也更加稳健。
四、复苏进程中的潜在挑战
尽管楼市复苏的态势明显,但也面临着一些潜在的挑战。信心修复仍需时间。居民收入预期的改善滞后,购房者对市场持续性复苏仍存疑虑。这也使得一些专家指出全面复苏通道尚未完全打开需要更多政策来巩固成效。此外长期发展模式重构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需要平衡短期刺激与长效机制建设防止政策依赖症和市场过热风险的出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线城市已进入政策效应释放与市场自我调节并行的新阶段但结构性调整与周期性波动的双重特征将持续存在。因此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以便做出最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