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系爆雷了 中植系持股
一、爆雷事件进展
1. 立案与司法进程
2023年11月,北京朝阳警方对中植系涉嫌非法吸存展开立案侦查,目前已有49名高管被移送审查起诉。与此深圳南山检察院也对恒天财富区域负责人夏祥云等人提出了公诉。中植集团在2024年1月申请了破产清算,负债规模估计达到了惊人的4200-4600亿元,实际资金缺口为2200-2600亿元。令人瞩目的是,在2025年5月,中植集团旗下的中植一客股权被转让,意图引入战略投资者。
2. 爆雷原因介绍
底层资产问题是一大主因。中植系将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和股权,但在市场下行的情况下,这些资产难以变现。高收益承诺也是导致危机爆发的重要因素。信托产品承诺的7%-8%的回报率远超市场平均水平,最终却因无法实现而引发信任危机。管理混乱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创始人在解直锟于2021年离世后,高层频繁变动,金融版图的收缩进一步加速了危机的到来。
3. 社会影响广泛
此次事件波及了高达15万的高净值投资者、5000家企业以及15家上市公司,逾期本金超过5亿元。许多理财经理因此需退还佣金,甚至有人因此而破产或选择轻生。此次事件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冲击。
二、中植系的持股全景
1. 控股上市公司情况(截至2024年数据)
中植系在一些上市公司中拥有绝对控制权,如美尔雅(79.94%)、康盛股份(29.99%)、ST天山(29.99%)等。还参股了超华科技、兴业矿业、大名城等56家上市公司。
2. 金融布局概况
中植系控股了中融信托等33家金融机构,并通过“PE+上市公司”的模式进行套利。其财富管理板块,包括恒天财富、新湖财富等,均涉及非法吸存问题。
三、事件启示与反思
此次暴雷事件暴露了民营金控集团在监管上的盲区。通过复杂的股权结构和高收益产品吸引资金,最终因流动性断裂而崩塌。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警惕“低风险高收益”的话术,并更加关注底层资产的真实性。此次事件不仅是对中植系的一次重创,也是对整个金融行业的一次警示。在追求投资回报的更要注重风险防控,确保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