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严禁用日本水产品制作餐食
一、政策背景与核心禁令
随着日本于2023年8月单方面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决定,市场监管总局迅速作出反应,为应对潜在风险,实施了严格的进口水产品安全监管措施。核心禁令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一律不得采购、使用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包括食用水生动物)进行食品加工、餐食制作或销售(包括网络销售)。这一决策旨在确保公众的食品安全,防止受到潜在的核污染风险的影响。
二、具体监管措施详解
1. 全面排查与抽检监测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在前期风险排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进口水产品的食品安全抽检工作。这不仅包括对市场上流通的进口水产品进行抽检,还尤其重视对市场销售环节的严密监测,确保问题产品及时下架并依法处理。这种全面的排查与监测旨在为消费者打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
2. 违法行为查处
对于违反禁令采购、使用或销售日本水产品的行为,监管部门采取零容忍态度。依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停业整顿等措施。这不仅体现了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的坚决态度,也是对违法行为的有力打击。
三、食盐价格专项监管动态
鉴于核污染水排海可能引发的市场波动,市场监管总局同步加强了食盐价格的监测与监管。通过建立与互联网平台的“直通车”机制,实时追踪食盐价格异常波动信息,确保市场价格的稳定。严厉打击囤积居奇、散布涨价谣言等哄抬价格的行为,并通过公示典型案例形成有效震慑。
四、政策的持续性与执行力
自2023年政策发布以来,相关措施通过常态化抽检和专项行动得以持续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在2024年再次通过官方渠道重申禁令要求,表明监管力度从未松懈。至今(2025年4月),这一政策仍然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环节在执行。这不仅体现了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也展示了政策执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面对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市场监管总局迅速作出反应,通过强化进口水产品安全监管、加强食盐价格监测等措施,确保公众的食品安全。这种果断和有力的措施展示了对食品安全的坚决态度和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