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感染应该如何预防
一般措施:
医院感染,如一把无形的剑,威胁着患者的健康恢复,同时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每一位卫生行政人员及医务人员都深知其严重性,因此组成了专职团队,其中包括流行病学医生、公共卫生护士及实验室检查员。他们如同医院的“侦察兵”,时常深入病房,详细检查病历、实验室结果及X线报告等。一旦发现任何传染病的迹象,即刻追踪其源头及传播路径,制定出精准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医院的所有员工,无论医务还是非医务,如烹饪人员、清洁工人等,都进行卫生宣传教育,确保每个人都能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每次接触患者前后都要认真洗手,这一行为被视为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对于新入职的员工,医院会进行全面体检,确保他们不携带任何传染病菌。接触孕妇的员工更是要进行特殊的预防注射。而在医院环境中,细菌的存在也是不容忽视的。医院会定期进行环境检测,消毒剂和现代技术的应用、废物的妥善处理以及厨房和厕所卫生规范的加强都是为了减少细菌污染的环境。对于需要隔离的患者或员工,医院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并确保解除隔离的时机恰到好处。
具体措施:
为了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医院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导尿操作。清洁中间尿的收集可以满足尿培养的要求,如果必须保留导尿,则使用消毒闭式引流系统。在操作过程中,每一位员工都会使用严格的无菌技术并确保导管放置时间越短越好。在使用抗生素预防尿路感染时也要特别谨慎,避免产生耐药性。近年来新型的银导管被报道能降低菌尿症的发生率。间歇性导尿因其更符合生理特点而受到推崇。
外科医生的精细手术操作可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手术室内的紫外线辐射和空气层流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感染率。对于某些手术如阴道子宫切除术等,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口腔部位的细菌寄生是医院肺部感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医院会定期更换吸引器或雾化器并严格消毒呼吸道治疗设备。胃肠道作为内源性呼吸道寄生菌的主要来源也受到关注。对于胃酸减少的患者会使用特定的药物防止细菌寄殖。此外选择性肠道污染去除处理(SDD)等新措施也被用于预防呼吸道感染。鼓励手术患者早期活动、缓解疼痛以及避免干扰咳嗽或深呼吸也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对于可能发生吸入性肺炎的患者会采取特殊饮食方式如鼻饲进食来避免感染的发生。为防止静脉输液感染医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严格洗手、掌握无菌操作技术等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进行。针对导管接头的防护工作,我们采用了多粘菌素、新霉素和杆菌肽制成的软膏或碘伏软膏进行涂抹处理,同时配备了专门的过滤膜用于输液导管的防护,这些措施旨在严防细菌通过导管侵入。在静脉切割方面,我们秉持谨慎态度,仅在必要时才采取此种方式作为静脉补液的最终手段。在补液过程中,我们对静脉穿刺部位进行每日的检查和清洁,确保无感染迹象。一旦检测到局部皮肤感染或静脉炎的迹象,应立即拔管,并对输液管、针头和患者血液进行全面细菌和真菌培养。每个输液部位的维护时间应控制在48至72小时以内。
对于医院感染的治疗,我们特别关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除了针对病原体选用杀菌效果强、疗效高的抗菌药物外,我们还重视改善患者体质和增强免疫功能。例如,水痘带疱免疫球蛋白的应用可以预防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发生。内毒素单克隆抗体HA-IA在降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的死亡率方面展现出了潜力,但其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评估。风疹、麻疹、腮腺炎、乙型肝炎等免疫疫苗虽对部分医院工作人员或易感患者有一定影响,但目前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除了上述措施,我们还要积极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比如,对糖尿病和白血病患者进行精准控制和治疗,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扩散。我们对每一例感染都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最适宜的治疗和护理。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