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上万斤原奶致癌物超标 或是发霉饲料所致
山东惊现致癌物超标原奶事件(视频截图)
近日,山东广播电视台报道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在山东省商河县,数十家奶农生产的上万斤牛奶被检测出含有超标致癌物质。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这一问题的源头是喂养奶牛的发霉饲料。
据了解,涉事饲料企业桓台县和康源饲料有限公司被曝生产出含有的饲料。这些饲料被销往山东省六个不同地市的奶牛场,总量达到60余吨。目前,已召回未开封的饲料47吨,剩余饲料则被销毁或赔偿给奶牛场。
桓台县畜牧局副局长宋元忠向澎湃新闻介绍,原奶收购和企业生产环节都会进行含量的强制检验。不合格的牛奶会被销毁,不会流向市场。在饲料生产流通环节,并非强制必检项目。
此次事件导致济南市商河县多名奶牛养殖户的牛奶被拒收。这些养殖户同属于一家股份制奶牛场,他们的牛奶中含量超标。据了解,问题的根源在于饲料。奶农们自行送检的饲料检测结果显示,和康源牌奶牛精料补充料中含量超标。
是一种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划定为1类致癌物的物质,可能诱发肝癌。奶农们表示,这次事件给他们每个养殖户都造成了万元以上的损失。目前,饲料生产厂家已经承认饲料存在问题,正与奶农商讨赔偿事宜。
和康源饲料有限公司作为涉事饲料的生产厂家,在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据澎湃新闻了解,有关部门已介入处理此事。桓台县畜牧局在得到消息后迅速采取行动,将和康源饲料有限公司的所有原料和成品进行查封。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饲料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亟待加强,以确保人畜的安全。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彻底查清此事,还公众一个清晰的答案,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宋元忠坦诚地表示,该厂所有涉及问题的饲料均只在山东省销售,目前尚未拆封的饲料已经全部成功召回。对于已经使用这些饲料的养殖户,厂家已经进行了妥善的赔偿,目前的赔偿金额已经接近30万。
据了解,宋元忠积极配合畜牧局的工作,畜牧局工作人员对可能存在的5批饲料和6批原料进行了取样,共取了11个样本进行检验。这些样本于4日早晨被送往具有国家法定资质的青岛华测检测中心,预计6日下午将公布具体的检验结果。
宋元忠向澎湃新闻透露,在饲料行业中,黄曲霉含量的检测并非强制性的必检项目,而是一种形式检验。尽管多年来一直没有问题,但该厂家已经形成了定期检测的习惯。他感慨道,这次意外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已向省畜牧局提出建议,希望将列入国家必查项目,特别是在梅雨季节要加强检测。
至于饲料中为何会出现超标,目前还需等待检验结果的说明。早前的一些报道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安徽滁州南谯区最大的奶牛养殖户负责人张顺利在接受东方早报采访时曾表示,奶牛养殖行业的人对“牛奶超标”的危害和成因都非常清楚。牛奶中若是超标,是奶牛养殖链条上任何利益方都不愿看到的现象,而且也没有经济上的动机去冒险。
张顺利认为,原奶中被检出超标,最大的可能是奶牛吃了发生霉变的饲料。如果饲养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停止使用霉变饲料,那么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
《中国畜牧业》杂志的一篇名为《牛奶中超标的防治技术》的文章也分析了安徽滁州“生鲜乳超标”的案例。文章指出,生鲜乳超标的主要原因包括奶站与牧场环境卫生差、鲜乳贮藏不当、消毒不严、饲草中有害微生物滋生、部分养殖户使用自配料易变质等。这篇文章为我们理解饲料中超标的成因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此次事件也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饲料质量,加强监管和检测力度,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