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履历上最驰名的妖讲是谁?被后代
张角所领导的“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一次农民起义。尽管《三国演义》中对“黄巾起义”的描述带有一定的歪曲和夸大,但我们仍然可以从那些文字中窥探出这次起义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席卷全国,动摇东汉王朝根基的原因。
这次起义有着宗教的外衣。张角得到南华老仙传授的三卷天书,能施展神奇法术,号称“太平道人”、“大贤良师”。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廷,各种反抗、政变都喜欢运用一些迷信手段。只要披上宗教的外衣,增加一些神秘色彩,事情的成功率便会大大提高。
起义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的支持。在中平元年一月,疫情肆虐,朝廷奸臣当道,几乎没有什么救治办法。而张角施舍符水,为人民治病,赢得了人民的感激和信任。每个朝代的末期,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人民无法生存,只能起来反抗。东汉末年,虽然朝廷混乱,但在一些官员和民众中仍有一定的威信。
第三,起义组织严密。张角有五百名门徒,个个能画符念咒,行走四方,广泛招揽门徒。张角将这五百门徒分散到全国各地,发展各自的人脉。不同于其他起义集中在某一地后再扩张到其他区域,黄巾起义在全国各地同时爆发,其气势和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张角将全国徒众分为三十六方,大的有万余人,小的有六七千人,每个地区的头领都自称将军。也就是说,张角创造的三十六方主要是根据地区来划分的,一如汉朝在各地设置的州郡。
第四,起义有明确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句话简洁明了,告诉人们代表“苍天”的东汉朝廷已经日薄西山,而代表我们广大民众的“黄天”应该建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号召全国各地的太平道徒在甲子年发动起义。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样的口号易于理解,便于传播。
第五,起义有识别方式。一旦起义爆发,如何避免在战斗中被误伤成为重要问题。张角想到了解决办法:在门上写上“甲子”二字作为识别标记。既不引起官府注意,又能让起义军内部的人了解。而士兵则以黄巾裹头作为标识。这种标识成为后来农民起义常用的识别手段。
第六,起义得到了朝廷内部的响应。不同于大泽乡起义是被逼无奈,张角的起义是蓄谋已久,甚至连朝廷十大常侍之一的封也被他策反。张角精通政界策略,他与封一拍即合。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用人不当,一名门生叛变告密导致许多起义资料泄露张角只能提前发动起义这也为黄巾起义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第七点则是明确定位在起义期间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为将军三位将领不称什么上将军大丞相或者称王称帝等世俗官职他们依旧是化身为神以天公地公人公自居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更具备神奇色彩。
第八点是有施政大纲张角告诉大众“今汉运将终伟大的人出现你们都应该顺天从正以享太平。”与其他反抗仅标榜某个国家某个名士不同张角等人提出可以和人民共享太平的理念这让大众感到他们是真正为民众谋求福祉的因此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响应这也是黄巾起义能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在短时间内就迅速发展壮大席卷全国动摇了东汉王朝的根基直接引发了各地豪强权利的膨胀开启了诸侯割据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