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虚假中医药广告无处藏身(金台锐评)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将持续以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深入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权益。这一行动,是针对当前网络上下频繁冒出的所谓“神医”“神药”广告,所采取的必要且及时的措施。
长久以来,中医药学以其深厚的群众基础,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由于缺乏专业教育训练,普通人理解把握中医理论和方法存在难度,这也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中医的旗号进行欺诈活动。尤其是面对一些疑难杂症,虚假中医药广告往往利用患者迫切治病的心态,大肆宣传其所谓的神奇功效,甚至宣称“包治百病”。这不仅欺骗了患者的钱财,更可能因误导而贻误病情,危及患者生命。
为了遏制虚假中医药广告的蔓延,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要从制度上提高违法成本,斩断利益链条。虽然广告法、中医药法等法律法规早已为此类行为划定了红线,并设置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但仍有人受暴利驱使,形成心照不宣的利益链条,不断翻新手段来规避监管。我们需要精准严格的广告监测和持续有力的监管查处,让违法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们还应关注到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专项行动中,不少针对老年人群的违法广告行为被曝光。这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自我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医疗保健需求大的特点,进行欺诈活动。对此,我们必须依法从严惩治,为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环境。
实现有效治理,既需要“治已病”,也需要“治未病”。在监管层面,需要多部门联动、综合治理,从源头上堵住漏洞。在普法宣传上,要创新手段,提高老百姓的安全防范意识,让虚假中医药广告无处藏身。
打击虚假中医药广告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必要行动。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持续加大力度,让不法分子受到应有的惩处,让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真正的保障。我们也呼吁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共同营造一个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中医药学的真正价值得到体现,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中医药学带来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