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变学堂幸福乐满堂
在福州市鼓楼区的温泉街道汤边社区,早晨的阳光洒落在街道上,林亚玲奶奶戴着遮阳帽,挽着老伴,向着小区对面的长者食堂走去。上午10点半,他们是这里最早的客人。熟悉地摸开灯的开关,轻轻挪动桌椅,他们在靠墙的双人桌坐下,那是他们的专属位置。
随着10点50分送餐车的准时到达,茄汁鱼块、丝瓜花蛤、家常豆腐等热气腾腾的饭菜被端上餐桌。林奶奶满意地点评:“三菜一汤,只需12元,今天的好几样都是我爱吃的。”她对长者食堂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鼓楼区作为福州市的核心城区,人口密集,老龄化程度较高。为满足老年人的就餐需求,2019年,鼓楼区启动长者食堂建设,要求每个街道(镇)至少配备一个长者食堂。不仅如此,鼓楼区还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长者食堂升级为“长者食堂学堂”,满足老年人在精神层面的需求。
饭点过后,食堂瞬间变成学堂。下午3点,一堂艾草薄荷膏的手工课在长者食堂学堂里举行。社区负责人陈华丽介绍:“我们依托长者食堂,打造社区老人公共活动空间,让三餐之外的时间得到了有效利用。”随着老年人需求的多样化,“长者食堂学堂”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包括书法、摄影、短视频、手工制作、合唱团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林奶奶坦言,“长者食堂学堂”不仅让她增长了知识,学习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她在这里结识了许多朋友。现在她的朋友圈子比以前大了一倍。
为确保长者食堂的食品安全和顺利运营,鼓楼区不断和丰富运营管理机制。在水部街道乐天泉社区,食品安全专管员张欣每天都会对食堂进行检查,确保配餐操作的规范性和菜品留样的完整性。她说:“我们通过市场监管局增派的食品安全专管员和社区干部每日陪餐,让老人家吃得更放心。”
目前,鼓楼区已建成72家“长者食堂学堂”,覆盖69个社区,惠及13.5万名60岁以上的老人。累计学习人次已超过50万。鼓楼区委书记黄建新表示,他们将不断完善和丰富运营管理机制,让长者食堂更好地服务于百姓,长期办下去,越办越好。
鼓楼区的“长者食堂学堂”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饮食需求,还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成为他们社交、学习的重要场所。这种融合餐饮与教育的模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的关怀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