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料理银向健康
早在1993年,台湾便跨入了联合国定义的高龄化社会门槛,老年人口比例超过7%。据内政部统计,截至2006年7月底,台湾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台湾总人口的10.09%。预估至2010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12%。尽管长期照护安养机构逐渐增多,但对大多数长者而言,家庭成员的照顾仍是他们最热切的期盼。
在此背景下,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松德院区营养科主任游春梅提出:如何让老年人享有均衡营养,是每一个子女都应关注的话题。因为唯有均衡的营养,才能为长者奠定健康的基础。实现营养的关键,在于让长者能够摄取到合适的食物。
游春梅指出,许多老年人都面临咀嚼问题,如缺牙、使用假牙等,甚至吞咽都有困难。保障他们的口腔健康至关重要。若长者无法正常咀嚼,可以借助现代的多功能调理机或调理刀具。这些工具可以根据长者的营养需求和咀嚼能力,轻松在家为他们准备符合口味的美食。
游春梅进一步为大家介绍了如何以全家人普通餐为基础,利用调理机具为长者准备餐点。根据长者的咀嚼能力,她将食物分为五种不同的质地制备方式:
1. 普通餐:满足一般成人营养需求的均衡饮食,适合咀嚼功能正常的长者。
2. 细碎餐:适用于牙齿功能较差、咀嚼有困难的长者。可以用调理剪刀将食物剪碎,或利用研磨机瞬间击碎食物,使其更容易咀嚼和吞咽。
3. 泥状餐:专为没有牙齿、咀嚼有困难的长者设计。利用多功能调理机的研磨功能,将食物研磨成泥状。
4. 半流质餐:适合无法咀嚼、需亲人喂食的长者。将食物研磨后,加入稀饭、面条,制成半流质状态。
5. 全流质餐:适用于无法咀嚼、吞咽困难且需亲人喂食的长者。食物被调制成液态,可加一些增稠剂,便于慢慢吞咽。
游春梅强调,老年人的营养摄取关键在于能否吃进肚子并消化吸收。她建议长者在配合慢性病饮食调整的如有任何饮食问题,应及时咨询营养师。家人的真心付出、每餐的用心调配、时时的关心,都是对长者最好的照顾。
以上食谱及图片由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松德院区蔡素琴营养师及赵炯宇厨师提供。此文由网友『若相思、有悲』投递至本站。若您觉得此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本站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未经核实,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