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截至2025年五月之际)
一、组织领导与责任落实,引领环境治理新征程
1. 构建卓越领导体系
一个强大的领导体系是环境治理成功的关键。我们建立了“县领导挂点督导、乡镇包片包村、包段”的层级责任体系,形成了县、乡、村联动的治理格局。这一结构不仅明确了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等六大整治方向^[1]^,还将环境治理纳入“一把手”工程,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实施绩效考核并实行严格的“一票否决”制度^[5][7]^。
2. 长效管理,确保整治常态化
我们推行“周督导、月评比”制度,压实责任,确保整治工作常态化进行^[1][5]^。引入市场化服务,与专业保洁公司合作,提供全天候清扫、垃圾清运服务,大幅度提升治理效率^[4]^。
二、重点整治与创新举措,打造美丽新家园
1. 专项治理行动
开展“五乱”治理(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等),日均整改问题20余项,针对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区域展开重点整治^[1][8]^。实施“美丽乡镇”五年行动,完成了多项民生项目,如农贸市场改造、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等,实现了乡镇公办幼儿园、卫生院的全覆盖^[1][4]^。
2. 创新管理手段
印发《典型问题提示函》,规范施工行为。通过“文明商家消费引导”等举措推动商户自治^[1][5]^。推广垃圾分类新模式,“户投、组集箱”让垃圾处理流程更加优化^[4][5]^。
三、宣传引导与群众参与,共建美好家园
1. 多渠道宣传
我们利用宣传车、标语、村民大会等方式普及环境治理政策,覆盖全域的宣传资料已达5000余份^[5][7]^。结合“安全社区建设”项目,将环境卫生纳入居家安全教育,唤醒群众的环保意识^[7]^。
2. 全民动员
党员带头参与“月末大扫除”,带动群众共同清理公共区域。设立劝导员队伍,积极纠正不文明行为^[5][8]^。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实现了全民参与,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四、成效与亮点,见证环境治理的蜕变
环境明显改善:集镇主干道、小游园等区域焕然一新,车辆停放规范率大幅提升^[1][4]^。设施日益完善:新建停车场、垃圾收集点,维修市政设施,绿化覆盖率达标^[1][5][7]^。示范创建成果显著:多个乡镇通过省级验收,形成可复制的治理经验^[1]^。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仍面临挑战。群众环保意识需进一步加强,农村垃圾清运能力存在不足^[8]^。为此,我们将加大财政投入,优化保洁队伍管理,深化激励机制,推动群众从“被动治理”转向“主动维护”^[1][7]^。
本年度,通过机制创新、专项攻坚和全民参与,城乡环境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展望未来,我们将聚焦于设施完善、长效管理及群众动员,推动环境治理向更深层次转型^[1][7][8]^,为打造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