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生活常识 2025-07-12 17:31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杰出代表作,创作背景源于他罢官闲居江西上饶的丰富经历。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首经典词作。

一、词牌与背景

词牌“丑奴儿”又名“采桑子”,双调四十四字,平韵格。辛词人在博山道中题壁抒怀。特殊的是,这首词作于1181年,当时辛弃疾遭弹劾罢职,退居带湖。词中的“识尽愁滋味”暗喻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心境。

二、词作内容简述

词中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少年时期,我们还不懂愁苦的滋味,却喜欢登上高楼,为了写词而强行诉说愁绪。经历了成年后的沧桑,真正尝尽了生活的苦涩后,反而变得沉默无言。想要倾诉,却又无言以对,只能感叹“天凉好个秋”。

三、艺术特色分析

该词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少年”与“而今”的对比,突显了人生阅历对心境的深刻影响。表达含蓄而深沉,特别是“欲说还休”的句式,充满了政治压抑下的无奈。而结尾的“天凉好个秋”,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深深的沉痛。语言风格方面,辛词以白描手法,言浅意深,豪放中见细腻。

四、后世评价及拓展

这首词被誉为“愁”主题的千古绝唱,展现了辛弃疾作为“词中之龙”的深厚功力。明代的卓人月评价道:“前是强说,后是强不说。”现代学者夏承焘指出下片的“吞咽式的表情”更具感染力。若想进一步了解词牌格律或辛弃疾的生平,不妨深入相关的扩展内容。

该词不仅展现了辛弃疾卓越的文学才华,更传达了他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每一个字、每一句都充满了韵味和深意,令人回味无穷。

上一篇: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