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气机郁滞 厌食从心引起
厌食症是一种由心理因素导致的进食障碍,患者常常有意限制进食,导致体重急剧下降或严重营养不良。台湾中医临床医学会理事罗明宇指出,这种病症往往源于急性精神创伤或持续的抑郁情绪。在中医理论中,气机郁滞是厌食症的核心病机。
罗医师解释道,厌食症患者的情绪低落、心理压力过大,尤其是对自身减肥的沉重压力或精神刺激超过心理承受限度时,便可能引起抑郁、多虑等症状。这种情况在中医中被称为“气滞肝郁”。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会出现全身疲乏、体力衰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学习和工作能力。在中医看来,治疗厌食症的关键在于舒肝解郁。
罗明宇医师强调,肝气郁结与中枢神经对精神情绪调节功能的异常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将舒肝解郁放在首位是关键。他建议使用柴胡舒肝汤来解郁,辅以香附、郁金、薄荷等药物来调达肝木,以达到气血调和、阴平阳秘的效果。由于厌食患者的肝失疏泄常伴随脾失健运和胃失和降,因此也需要调理脾胃。他建议使用党参、茯苓、白术、山药等中药来健脾运中,并用炒谷麦芽来开胃进食,以恢复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除了药物治疗,罗医师还指出厌食症是一种心身疾病,需要配合心理层面的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厌食症患者在调整营养的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在恢复饮食初期,可根据需要适量使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随着体质的改善和症状的缓解,可再配合心理治疗。
罗明宇医师认为治疗厌食症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他也强调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如保持营养均衡、调整心态等。他希望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信念,以战胜这一疾病。
此文由网友『薄情便是王°』,若您发现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站长联系处理。本站所提供的文章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