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通报企业刺激性气体泄漏
广西百色糖厂发生三氯异氰尿酸泄漏事件
在2024年5月的一个清晨,位于广西百色市田东县的南华糖业有限公司二糖厂发生了一起令人关注的事件。约12吨的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剂因暴雨受潮而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刺鼻烟雾。这场意外的泄漏事件立即触发了当地的应急响应机制。
紧急疏散令下,周边居民及厂区人员共计900余人被迅速撤离,并得到临时安置物资。消防和环保部门迅速行动,转移剩余的化学品,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严密的监测。幸运的是,监测结果显示氨气浓度并未超标,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最终群众得以安全返回,未造成人员伤亡。
与此在浙江绍兴的杭州湾工业园区也发生了一起类似事件。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在停产期间,由于储罐的水循环系统异常,导致压力升高,约1公斤的化学品逸出。公司迅速组织抢修,并在1小时内完成了修复工作。生态环境部门也立即展开多轮大气检测,结果并无异常。仍有9名村民因接触后感到咽部、眼部不适而留院观察,所幸未发现肺部CT异常。
回顾历史,贵州省遵义市也曾于2006年发生过一次类似的泄漏事件。在南部工业区的遵义钛厂内,刺激性气体意外泄漏,导致附近158名群众出现流泪、头晕、呕吐等症状,被紧急送医救治。
无论是近期的广西百色事件还是多年前的贵州遵义事件,官方都采取了共性处置措施来应对此类突发事件。迅速疏散群众并封锁现场,防止次生危害的发生。进行多轮环境监测,确保污染物浓度符合安全标准。开通医疗通道,组织受影响人员进行体检和留观。对涉事企业进行风险隐患排查整改,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这些措施展示了在应对化学品泄漏事件时的决心和能力,也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视和保护。
通过这些事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防范化学品泄漏的重要性。只有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环境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