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感冒掩盖大病情(独家报道)
误解与真相:感冒与其他疾病的交织
许多人在生活的某个阶段都曾经历过轻微的感冒症状,如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对这些症状,许多人选择自行服药以期待快速恢复。有一部分人的这些“感冒”症状背后,却隐藏着更为严重的疾病。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误诊感冒”,即刻便能获得高达178万个搜索结果。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的陈欣医师指出:“感冒并非单一病因的疾病。”许多比感冒更为严重的疾病,都可能表现出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也就是所谓的“假感冒”。殷凯生教授更是警告,面对感冒,有经验的医生总是持谨慎态度,因为临床上被感冒所掩盖的重病实在太多了。
以流脑为例,初春时节,上海一位35岁的区先生出现了感冒症状,如流鼻涕、咳嗽、打寒战和发热。他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服用了一些药物后继续工作。症状逐渐恶化,最后出现神志不清、血压极低、全身起紫红色瘀斑等严重症状,最终被诊断为暴发性流脑。流脑和其他一些急性传染病,如乙脑、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出血热等,在发病初期都可能出现与感冒相似的症状。它们通过空气传播病毒或细菌,侵犯人体。虽然这些疾病和感冒的病毒不同,但在潜伏期,它们的表现却与感冒无异,因此在发病的头一两天,很难进行区分。
除了这些急性传染病,还有一些疾病也可能被误认为是感冒。比如过敏性鼻炎,它的初期症状也与感冒相似,如流鼻涕、鼻塞等。有些患者因此误以为自己只是得了感冒,但实际上他们可能正在经历过敏性鼻炎的折磨。还有大叶性肺炎,这种疾病在青壮年身上较为常见,其早期症状如咳嗽、多痰和发热等可能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但与感冒不同的是,大叶性肺炎患者常出现高热和畏寒症状,并且在X光检查下肺部有明显的实变。
这些疾病的误诊和误治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我们应对感冒及其可能伴随的疾病保持警惕,多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一旦发现与感冒有细微的不同,应及时就医。了解各种疾病的特点,提高自我识别能力,也是预防误诊的重要途径。
感冒可能不仅仅是感冒,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为严重的疾病。对任何身体不适,我们都应保持警惕,及时就医,避免因为误解而延误治疗。健康无价,值得我们为之付出更多的关注和努力。当孩子身体发热,家长们要警惕,这不仅仅是感冒那么简单可能是急性肾炎的征兆。胡女士的经历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她的孩子瓜瓜,在刚开始发热、咳嗽时,因为精神尚佳,胡女士选择了社区医院的药物应对。随着病情的恶化,孩子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及全身浮肿等症状,最终确诊为急性肾炎。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急性肾炎患者在初期都难以与普通的感冒区分开,这是因为他们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如咽痛、流涕等与感冒极为相似。但事实上,许多急性肾炎的诱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当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时,家长应提高警惕。一旦孩子出现食欲减退、全身无力、恶心呕吐、脸部及全身浮肿、尿少浑浊等症状持续不减甚至加重,应立即就医进行尿常规检查。白血病的前期症状也常常被忽视。持续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感冒发烧,是很多白血病患者在确诊前的情况。由于白细胞数量激增,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反复发热。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副主任医师吴育红指出,急性白血病发病迅速,除了发热,还会有胸骨疼痛、出血以及瘀斑等症状,相对容易判断。而对于慢性白血病,由于其发病时间较长,一旦出现淋巴细胞异常升高或摸到肿大的淋巴结等症状时,必须立即到血液科就诊。生命的警钟已经敲响,我们呼吁每一位家长都能提高健康意识,一旦孩子身体出现异常症状,务必及时就诊。《生命时报》提醒您关注健康,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