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养生之道? 专家表示护脾胃是关键
随着四季更迭,人的起居饮食应与自然的节奏相协调。在中医学的视野中,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四季的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的生理活动。为了养生防病,我们需要根据季节的特点来调整生活方式。在6月23日上午的《健康大讲堂》中,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治未病中心主任文小敏教授强调,养生之道的关键在于保护脾胃。
文教授指出,脾胃的健康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脾胃具有三大生理功能:受纳运化为气血阴阳之源泉,升清降浊维持气血运动,以及通调水道。作为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脾胃病学术带头人,他强调脾胃为全身气血生化之源,与身体各脏器密切相关。脾胃功能失调会影响全身健康。
那么,如何判断脾胃是否健康呢?文教授介绍,失调可能出现腹满作胀、食少、便溏等症状;胃部失调则表现为胃纳不佳、饮食无味、脘腹胀满等。暴饮暴食、饮食油腻、情绪不稳、缺乏运动等都可能损伤脾胃。
为了养护脾胃,我们需要从饮食、运动、情志、医药等方面入手。饮食方面,应三餐规律、清淡蒸煮为主、季节进补、食宜熟软、寒温得宜、食宜清洁。文教授提到,饮食不必全素,可根据季节进行食补。如冬季可食羊肉滋补,夏季注意防湿热病,秋季则以温润食品为主。
运动方面要注意动静结合,根据四季规律调整作息时间。春季宜晚睡早起,夏季要补充水份,运动适度,秋季和冬季则要注意保暖保湿。情志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保持喜不过旺、怒不过激等正常情绪状态对于养生至关重要。
在医药方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是基本原则。以保护脾胃为重点。除了以上措施,文教授还介绍了长寿的五要素:先天遗传、膳食环境的保养、运动锻炼的保养、精神情志的保养以及医药防治的保养。这五大要素共同助力身体健康长寿。
养生之道关键在于保护脾胃。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适度的运动锻炼、情志的保养以及医药的防治,我们可以维护脾胃的健康,进而促进身体的整体健康与长寿。医学指导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治未病中心主任文小敏教授分享健康秘诀:做到这四点,健康长寿不是梦!
作为南方中西医国家治未病中心的主任,文小敏教授不仅拥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还擅长胃肠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各种湿热病的诊治。他强调,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就能远离疾病,保持健康长寿。
第一点:预防为主。文教授认为,预防疾病比治疗更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饮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这样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
第二点:合理膳食。文教授指出,合理膳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我们应该注意食物的搭配和摄入营养素的平衡,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油腻的饮食。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营养的食物,有利于身体健康。
第三点:适度运动。文教授强调,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但是要注意运动强度的适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损伤。
第四点:心态平和。文教授认为,心态平和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过大。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可以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有利于身体健康。
文小敏教授的医疗擅长领域包括胃肠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各种湿热病的诊治。如果您有相关健康问题,可以预约文教授的周二上午的门诊就诊。我们也要提醒大家,以上内容原创,,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相关渠道获取授权。让我们一起践行文教授的健康秘诀,迈向健康长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