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须注意的流感常识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能远离流感的侵扰,但有时候,我们无法完全避免孩子接触到流感病毒。当孩子不幸被流感击中时,如何判断他是否真的患病,以及如何帮助他缓解症状,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上流感?
流感的症状与其他感冒的症状在某些情况下非常相似,让人难以分辨。尤其在每年的流感高发季节,即11月至次年4月间,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以下症状,那么很可能就是流感:突发高烧、浑身酸疼无力、怕冷,紧接着出现呼吸系统的症状,如流鼻涕和干咳。但如果孩子的咳嗽或喉咙充血症状在发烧之前出现,那么可能只是普通感冒。一旦孩子患上流感,还可能出现爱发脾气、食欲下降、喉咙痛、扁桃腺红肿等症状。流感还可能引发腹泻和呕吐。
孩子是如何被传染流感的?
流感病毒(A型和B型)是极易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当孩子暴露在正在咳嗽或打喷嚏的流感患者附近时,很容易吸入带有病毒的空气,从而被传染。在学校、幼儿园、游乐场所和家里,流感病毒的传播就像野火一样蔓延。通常,与流感患者接触后的1~3天内,被感染的人就会发病。
孩子得病后如何缓解不适?
当孩子因流感感到不适时,最好的方法是让他卧床休息、多喝水,并尽量多吃有营养的饭菜。肉汤和粥可以减轻喉咙的红肿。针对孩子发烧和浑身疼痛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镇痛去热的药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切勿给孩子服用阿司匹林,除非是在医生的建议下。对于治疗流感,最重要的是尽早确诊并在48小时内使用抗滤过性病原体的药物。
如何预防孩子感染流感?
幸运的是,孩子如果得过流感,短期内会对同一种流感产生免疫力。但每年的流感疫苗都是针对当年流行的病毒株研制的,因此每年都需要接种。以前,对于是否应该给年龄较小的孩子接种流感疫苗存在争议。但新的研究发现,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严重的流感并发症,如肺炎等。对于健康的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世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如果孩子属于易感人群,并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等,那么接种疫苗尤为重要。通常,建议在秋季或初冬带孩子去接种疫苗,以便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让孩子体内产生足够的抗体。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关注流感的动态,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帮助孩子远离流感的侵扰。当孩子不幸患病时,我们也要冷静应对,正确判断病情并采取措施缓解症状。何时应带孩子就医?
当您的孩子面临某些长期困扰,如那顽固的镰状细胞贫血症、潜藏深处的癌症、或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糖尿病,以及涉及到心脏、肺、肾等重要器官的疾病时,流感一旦出现其症状,便应立即带上孩子前往医院。
若您的孩子正在与风湿性关节炎或川崎病抗争,那么任何流感症状的出现都需引起高度警惕。因为这两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阿司匹林是常伴左右的药物,其使用期间对身体的反应需特别关注。
当您的孩子诉说耳朵疼痛,或是面部、额头有不适感时,应考虑是否耳朵发炎或是鼻窦炎的困扰。医院是一个明确病情的好去处。
假如您的孩子持续感到胸部疼痛,伴随不断的发烧、呼吸困难,咳出的痰液带有颜色,那么肺炎或支气管炎的可能性较大,需要及时请医师进行诊断。
流感过后,如果孩子短时间内再次病倒,或者高烧持续不退,超过三、四天的时间,那么这很可能是流感病毒感染的迹象,医院的诊断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在寒冷的冬季,预防宝宝感冒的知识与宝宝感冒后的用药原则,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编辑推荐您阅读相关专题文章,了解如何在这个季节保护您的孩子免受疾病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