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是万病之源 秋冬驱寒5撇步

心脏病 2025-05-19 13:37心脏病www.xinxueguanw.cn

在寒冬的季节里,人们仿佛陷入了一个厚厚的包裹之中,抵抗着寒冷。从中医的角度看,“寒”是万病之源,想要强身健体,驱寒是不可或缺的关键。那么,我们就跟随咨询医师的脚步,深入了解中医对于寒邪入侵的观点和建议。

在众多因素中,现代人无节制的生活习惯如熬夜、缺乏体力活动以及过分贪凉饮冷等都为寒邪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在中医的观念里,寒湿不仅是疾病之源,更是一种深藏不露的健康隐患。

中医的六淫邪气中,寒邪作为阴邪容易伤害人体阳气。想象一下,当我们在淋雨涉水、汗出当风或贪凉露宿时,外界的寒邪便悄无声息地侵入体内。如果日常饮食习惯不良,常食生冷,也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内生寒邪,造成体内阴气过剩,阳气受损。

寒邪还有一个特性是容易与其他邪气如湿邪、风邪结伴。中医中常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意味着寒湿对身体的影响更为深远。例如,风湿性关节痛的主要祸因就是寒湿。而对于体质虚弱的人来说,他们更容易遭受寒湿的侵袭。在中医的理念中,体质的虚弱会导致阳气不振,难以驱除寒邪,进而湿气侵袭,血运不畅。尤其是久坐不动的上班族,更容易出现寒和瘀的双重特征。

寒邪伤人往往由外而入,有5个部位尤其容易受寒。首先是头部,被誉为“诸阳之会”,这里如果受到寒湿侵袭,会引起头痛、头昏等不适症状。其次是肩颈背部,这里受寒久了可能会引起颈椎病、肩周炎、背痛等病症。口鼻也是寒气容易侵入的通道,寒气随呼吸进入肺部可能引发寒痰咳嗽等症。前胸、腰腹和腿脚也是容易受寒的部位。

为了防止寒邪侵犯人体,时值秋冬之交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措施。首先是要顺应时令,多吃时令蔬果如苹果、萝卜、白菜等,保持一日三餐的规律。其次是晒太阳,午后太阳当头之时晒20分钟左右,让阳光温煦头顶中心的百会穴。傍晚时分则可以晒后背,边晒边拍打按摩,有助于调理五脏气血。同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热水泡脚、穿暖等保持身体温暖。驱寒不仅仅是应对寒冷天气的方法更是一种关爱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从日常小事做起驱寒保暖迎接一个健康的秋冬季节吧!秋冬季节,寒冷与湿气侵袭身体,很容易导致各种疾病。驱寒保暖成为我们必须要关注的话题。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秋冬驱寒的方法。

迈开腿,运动起来。俗话说“动则生阳”,阳气旺盛,就能有效排除寒湿。在秋冬季节,我们可以选择天气较为暖和的日子,到公园进行慢跑、散步或骑车等运动。这样的运动每周进行3至5次,每次持续30至60分钟,就能够有效地提升身体的阳气,驱散寒气。

要尽量避免熬夜。熬夜会消耗人的气血,使得寒邪有机会侵入人体,导致身体不适。在冬季,我们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以防范寒邪伤害身体。建议作息规律为“早卧晚起”,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最好等到阳光照进房间再起床,这样可以避免阳气的扰动,更好地保护身体。

要控制情绪。秋冬季节,情绪的稳定十分重要。特别是中老年人,更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会宽容待人接物。情绪的稳定有助于身体的健康,也有助于防寒保暖。

还可以尝试一些中医养生的方法。例如,生姜糯米粥就是一种很好的驱寒养生粥。将糯米、生姜、葱白、醋一起熬煮,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具有防治感冒的效果。

秋冬季节是驱寒保暖的关键时期。我们可以通过运动、作息、情绪调节以及食疗等方法来驱寒保暖,保护身体健康。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这个秋冬季节,远离寒湿,拥有健康的体魄。

文章来源:数据源自39健康网(

上一篇:对照自查:从性爱表现看男人隐疾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